冯玉祥击败张勋的辫子军后,发表通电,提出处置清廷的四个条件,但是却遭到段祺瑞的反对,并在通电上批了四个字:“胡闹多事。” 袁世凯复辟,冯玉祥率部入川后与蔡锷的护国军议和,这虽然是正义之举,但是袁死后掌权的北洋系诸人对冯玉祥却很不满。 有人向段祺瑞进言说:“冯玉祥是滦州谋反的主犯之一,前番入川,又搞兵谏,直到现在,他的部队还戴着护国军的肩章,我看他生就一副反骨。”段祺瑞于是下令免去了冯玉祥旅长(第16混成旅)职务,改调直隶南路巡防统领。 第16混成旅官兵闻讯群情激愤,不少人表示宁可全体解散,也不从命。最后,冯玉祥还是决定南下任职,走的时候全军送行,哭声震地。 1917年,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间政见不一,矛盾日益加深。二人斗法的结果,段祺瑞失败,被黎元洪免了职。不甘失势的段祺瑞,派人南下和安徽督军张勋联系,对黎元洪采取联合行动。黎元洪没有军事实力,只得听命,通电请张勋率兵入京“调停国争”。 张勋和他的部队一直都还留着辫子,人称“辫子军”,张勋借此机会率“辫子军”三千余人北上入京,1917年7月1日凌晨,张勋穿上蓝纱袍、黄马褂,率领刘廷琛、康有为、陈毅、沈曾植、王士珍、江朝宗及几位辫子军统领共50余人入宫跪见溥仪,同日溥仪发布“即位诏”,宣告亲临朝政,收回大权。 冯玉祥得知如此变故后,极为胜愤懑,他回到了廊坊召集旧部,号召官兵奋起讨伐,并发出通电声讨张勋。“辫子军”一部分主力驻扎在万庄,距廊坊很近,冯玉祥派人侦听他们的电话,摸清底细后,即下令冒雨攻击。“辫子军”全无战斗力,刚一接火就败下阵去。冯玉祥率部直捣黄村,又一鼓作气追击至丰台。 辫子军一触即溃之际,冯玉祥率部一口气攻到了右安门,官兵们架云梯爬入城内,打开了城门。战斗持续了一昼夜,“辫子军”不支,挂出白旗投降,张勋败逃。
冯玉祥击败张勋的辫子军后,发表通电,提出处置清廷的四个条件,但是却遭到段祺瑞的反
麒阁史观
2025-01-31 23:46:56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