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日本人腾弘原发明了二维码,但他认为这东西太简单,懒得收取专利费,甚至在

哄动这史记 2025-01-31 07:51:46

1994年日本人腾弘原发明了二维码,但他认为这东西太简单,懒得收取专利费,甚至在20年后,还认为二维码会在10年之内被淘汰,而这时二维码早已被中国人申请注册了。如果当时腾弘原放弃索取专利费,中国一年至少要给日本50亿元。   现如今,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了中国老百姓无法或缺的一种支付方式,无论是衣食住行,大家身上都会携带一个支付码,而商家收款方式也从现金形式转为二维码收款。   但二维码究竟是什么时候产生的,而它的发明人又是谁呢?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二维码乃是由一名日本人制作,名叫腾弘原,他是日本丰田公司的一名普通工程师,而他最开始研究二维码的时候,也并不是想用于移动支付,反倒是为了方便他的日常工作。   腾弘原在丰田公司,主要是为汽车生产提供零部件,但每一个部件的生产以及销售,都要有着独一无二的标签,它就像每个人的身份证一样,通过标签去辨识部件的制造商和销售渠道。   在以往,大多数零部件所采用的鉴别方式都是条形码,不过在当时,条形码的字符限制数量仅仅只有20个,而丰田公司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汽车生产制造商,其所需的零部件自然数不胜数。   在这种背景下,即便是通过不断的数列组合,条形码的使用范围,也很快就被腾弘原等一众工程师使用殆尽。   所以,腾弘原迫切的需要找到一种新型的数字鉴别方式,来扩大范围满足工作所需。   于是,腾弘原便带着一众技术型人才,对此事进行了长达两年的研究,而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二维码最终应运而生。   它的出现很快解决了腾弘原的难题,不过即使腾弘原也没有想到,后来二维码竟然会传入中国,并成为了中国改变世界的第一步。   在最开始时,腾弘原认为二维码的使用范围较小,并未联系到百姓生活,再者,前驱条形码的出现,也不过短短几十年就被更迭,综合以上因素,他并没有把二维码的事情放在心上,自然也就没有申请专利,而也正是此事,也为后来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2005年工作时,来自中国的王越在日本医院中,首次见到了二维码,当看到这种新型的身份鉴别方式时,王越也感到十分的新奇,于是就把二维码引入到了我国。   当然最初,这件事情并未在我国掀起多少风浪,但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2012年,二维码得到井喷式的发展,而中国移动腾讯公司的加入,使得二维码的使用方式,逐渐涉足到每一位老百姓的衣食住行。   现如今,二维码已经成了大家随处可见的一种信息方式,在疫情时期,百姓通过扫二维码来预约疫苗接种。   而在平时生活中,无论是商贩,还是普通的消费者,大家也都开始通过二维码来进行移动支付。   这一新兴的扫码方式,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页。   不过对于开头所说的,如果二维码收取专利,中国将向日本支付50亿元的天价专利使用费,其实只不过是出于完美角度的考虑。   要知道,如果二维码申请了专利,那么它的使用范围就得到了限制,二维码自然也不会像今天这般随意,如此,自然也就谈及不到50亿元的天价使用费了。   但归根结底,二维码的出现,还是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在这其中,也隐藏着腾弘原的大智慧。   信息来源:《二维码发明人没有放弃索取专利费 一年可以挣个几十亿?》——支付头条凤凰网 不收专利费的“二维码之父”原昌宏:我是工程师,不是商人--新浪财经  

0 阅读:1
哄动这史记

哄动这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