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晚年回忆录中,曾70次提及冯玉祥,并最终用了一句话“一棍子打死”了冯玉祥,他说:“这是个残忍、谎话连篇的人,我这人做不出他做的事!” 张学良与冯玉祥,虽同为民国军阀,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张学良出身望族,从小在奉系势力范围内成长,深受其父张作霖的影响,重情重义,对身边的人忠诚信任。 而冯玉祥出身贫寒,靠自己的努力和手腕,在军阀混战的乱世中杀出重围,成为一方诸侯。他为人圆滑善变,屡次在关键时刻倒戈,对敌对盟友都不留情面。 1924年爆发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与张作霖争夺北洋政府控制权。冯玉祥趁吴佩孚在前线吃败仗之机,在京发动政变,赶走皇帝,并扶持段祺瑞上台。 张作霖见状,联合吴佩孚、孙传芳等地方实力派,结成反冯联盟。而冯玉祥也暗中伺机,寻找奉系内部的倒戈者。他盯上了张作霖的爱将郭松龄。 郭松龄本是张作霖的心腹,在东北讲武堂担任教官,与少帅张学良的关系亦师亦友。但他是个有民族情怀的军人,对张作霖勾结日本人十分不满。冯玉祥抓住这一点,拉拢郭松龄反奉。 在冯玉祥的支持下,郭松龄率七万奉军叛变,直扑沈阳而去。张作霖闻讯,大为震怒,连发十几道电报让郭松龄回京述职。郭置之不理,继续进攻。 张作霖见大势已去,只得仓皇出逃大连,并召张学良回国勤王。最终在张学良和日本顾问的帮助下,郭松龄叛军被击溃,本人也被俘虏枪决。 郭松龄之死,让张学良与冯玉祥结下不解之仇。少帅认为,正是冯玉祥从中挑拨,才导致他不得不亲手处决昔日恩师。这种伤害和背叛,他难以释怀。 冯玉祥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朝三暮四的作风,也与张学良重情重义的性格格格不入。所以直到晚年,张学良忆起冯玉祥,仍是恨铁不成钢,一棍子把他打死。 张学良对冯玉祥的负面印象,主要源于两人三观和行事风格的巨大差异。张学良生长在奉系集团,深受父亲张作霖"义薄云天"思想的影响,待人真诚,重情重义。 而冯玉祥却是个实用主义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今天和你联手对付别人,明天就能毫不犹豫地把你推进火坑。 1930年爆发中原大战,蒋介石和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为争夺最高统治权而兵戎相见。战前,蒋阎两派都曾派人游说张学良入伙,而冯玉祥却对奉系避而不见。 最后张学良选择支持蒋介石,率部南下,痛击冯阎联军。事后有人问张学良为何不帮冯玉祥,张学良直言,当年郭松龄之乱中,冯玉祥做得太不地道,早就让他记恨上了。 此外,张学良还对冯玉祥在西安事变中的表现颇有微词。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就是冯玉祥从中撺掇的。当时冯玉祥对张学良说,只要软禁蒋介石,逼他抗日,共产党就会帮你搞定后方。 可是最后张学良却在事变中举棋不定,久久拿不定主意。共产党一看张学良靠不住,立马改和蒋介石谈判。而冯玉祥呢,却趁乱突然失踪,把张学良晾在一边。 事后,原本对张学良心存感激的周恩来,也对他幻想破灭,指责他优柔寡断,说他辜负了全国人民的期望。而这一切,都要归咎于冯玉祥的教唆和不负责任。 纵观冯玉祥的一生,倒戈数次,朝秦暮楚,当了几十年的军阀,却从未建立过自己的嫡系,最后客死异乡,死无葬身之地。 反观张学良,虽说也是个军阀,但他有情有义,有担当,敢作敢当。就连被蒋介石囚禁了50多年,他也没有怨恨蒋介石。相比之下,冯玉祥的行径就显得十分不堪了。 所以直到晚年,张学良谈及冯玉祥时,仍是怒其不争,痛斥他虚伪残忍,令人不齿。通过两位民国名人的恩怨,我们也可以管中窥豹,看到军阀混战年代的是是非非。 张学良和冯玉祥的恩怨,折射出了那个军阀混战年代的种种矛盾和悲剧。 从张学良的视角看,冯玉祥是个反复无常、朝三暮四的小人,为了一己之私,不惜挑拨离间,陷友于不义。这种行径,不仅伤害了张学良个人,也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灾难。 但客观地说,冯玉祥也并非全然的恶人。他虽然政治手腕了得,但也有爱国爱民的一面。他曾大力提倡民主,抗击军阀专制;在日寇侵华时,也曾组织民众奋起抗战。 只不过,在那个群雄割据、尔虞我诈的乱世中,理想主义者往往难免被现实所累。冯玉祥一生周旋于各派势力之间,难免迷失自我,做出许多违背初心的事。 张学良晚年回忆冯玉祥,虽然骂他"残忍谎话连篇",但也不得不承认他为民族解放事业所做的贡献。在国共合作期间,冯玉祥曾与周恩来交往甚密,周恩来评价他"一生有革命精神"。 不过,在军阀混战年代成长起来的张学良,还是无法完全理解和接受冯玉祥的作为。正如他所说:"这是个残忍、谎话连篇的人,我这人做不出他做的事!" 两位民国名人的恩怨情仇,历经半个多世纪,终化作一段段史料轶事,久久回荡在后人心中。这既是他们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张学良晚年回忆录中,曾70次提及冯玉祥,并最终用了一句话“一棍子打死”了冯玉祥,
熹然说历史
2025-01-25 21:05:18
0
阅读: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