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12日,卢汉决定释放被软禁的张群,特务头子裴存闻讯跑到卢公馆来,一边哭一边跪在地上,请求让他和张群一同走。卢汉心一软,便同意了。 随着渡江战役的胜利,国民党控制的西南地区亦开始动荡。 曾与蒋介石结下深厚私交的卢汉必须做出抉择。 1949年12月,卢汉在昆明发动了起义。 当晚,卢汉以召开军事会议为名,将张群及其他七名国民党高级官员扣押。 在此之前,虽然毛人凤曾通过保密局向蒋介石汇报卢汉的动向,但张群一直试图保持对卢汉的支持。 张群与蒋介石的关系,不仅仅是同窗与朋友这么简单。 从早年两人同在日本振武学堂求学开始,张群便对蒋介石的远见佩服不已。 两人共赴革命,在起义中结拜成兄弟。 1927年,蒋介石被迫下野,逃亡至日本。 这时,蒋介石深知自己复归政坛的希望与宋氏家族的支持息息相关。 他向宋美龄求婚。 然而,宋氏家族对蒋介石的背景和品行并不看好,尤其是倪桂珍老太太更是坚决反对。 倪桂珍认为蒋介石的军人身份以及此前的几段婚姻,难以赢得她的认同。 蒋介石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通过张群来进行调解。 张群自告奋勇,前往日本与倪桂珍商谈。 张群凭借自己出色的口才,成功地打消了倪桂珍的疑虑。 最终,倪桂珍同意了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事。 蒋介石地磁心存感激。 婚事定下后,蒋介石逐渐恢复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但张群却没有继续高调地参与政治。 随着蒋介石势力的逐渐扩大,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逐步崛起,张群在这些更为显赫的政治人物面前,显得有些黯淡。 尽管如此,张群从不争权夺利,他始终保持低调。 蒋介石也十分信任张群,时常将一些棘手的问题交给他。 张群能够敏锐地理解蒋介石的意图。 政学系这个名字,源于张群引荐了一些曾在北洋政府时期担任重要职务的政治人物,如黄郛、杨永泰等。 政学系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张群被戏称为“裱糊匠”,因为他是蒋介石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渠道。 尽管身处蒋介石的身边,张群从不参与权力的争斗,有一次,有人戏言张群是蒋介石身边的“二号人物”,但张群坚决否认这一说法,并公开表示自己始终是蒋介石的得力助手。 张群的谦逊,得到了蒋介石的高度评价。 1949年12月,当张群与李弥、余程万等人搭乘同一架飞机飞赴昆明时,他并未预见到卢汉起义。 飞机被卢汉扣留的消息传来时,张群只能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困境。 在截获卢汉与其他起义将领的密电后,蒋介石迅速做出决定,与蒋经国一同飞往台湾。 蒋介石的敏捷反应避免了他自己被扣留,但张群的处境却仍未解决。 尽管张群被扣押在昆明的卢公馆,他的生活待遇并没有受到苛待。 张群坚决表态,虽然理解卢汉的决定,但他依然认为自己无法背弃曾经效忠的国民党。 如果卢汉决定将其交给共产党,他也无怨无悔,只希望能得到自由。 在此时,卢汉陷一方面与张群有着长久的交情,另一方面,他也清楚自己的起义行动对于国民党的打击意义。 经过深思熟虑后,卢汉决定放张群一马。 12月,张群终于登上了一架前往香港的飞机,在送别时,卢汉亲自写信给张群,表达自己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无法回报张群过往的恩情。 张群到达香港后,本应按承诺安享晚年。 然而,他在香港短暂停留后,便转身飞往台湾,继续为蒋介石效力。 这一举动让卢汉深感失望。 张群曾答应过不再涉及政治。 此后,周恩来也曾多次提到,如果卢汉没有放走张群,或许他能够成为与张学良交换的筹码。 1975年,蒋介石去世,张群才正式退休,享年百岁。 然而,1988年,时年百岁的张群突然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 一些人开始将他与亲日派的标签联系在一起,指责他在过去的一些政治决策中偏袒日本,尤其是在抗战时期的表现。 面对指责,他保持沉默。 事实上,张群在抗战期间并未出卖国家主权,且积极为抗战建言献策,但由于他曾参与与日本的外交活动,尤其是在战后访日的举动,使得他遭遇了许多非议。 1948年,张群访问日本,并向美国提出保留天皇制度的建议,这加剧了他在中国民众中的不良形象。 参考文献:[1]吴蓓.中日交涉与张群对日外交策略[J].东北亚论坛,2007,16(2):116-121
1949年12月12日,卢汉决定释放被软禁的张群,特务头子裴存闻讯跑到卢公馆来,
爱吃凉历史
2025-01-25 18:33:56
1
阅读: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