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0月,38岁的毛岸青见到91岁的外婆向振熙时,一边哭一边喊:外婆,我好想您啊…… 这是一个发生在1961年秋天的故事,长沙街头的梧桐叶开始泛黄。在营盘街希圣园的窗前,91岁的向振熙老人坐在她最爱的那把藤椅上,目光望向远方。 自从1949年搬到这里后,这个角落就成了她每日必坐的地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这里望出去的天空永远那么蓝,云朵永远那么白。 她记得1927年的那个秋天,在平江向家砖屋,三个可爱的外孙还在她身边。那时的毛岸英才7岁,总喜欢跟在她身后,看她在厨房忙碌。 毛岸青和毛岸龙更小,两个孩子总是手拉着手在院子里玩耍。她每天变着花样给孩子们做好吃的,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 可是好景不长,1930年杨开慧被捕后,为了保护这三个孩子,向振熙不得不忍痛将他们送往上海。从此,祖孙天各一方,音讯全无。 那些年,她总是在夜深人静时想起外孙们。他们在上海过得好吗?有没有吃饱穿暖?有没有生病?这些问题日日夜夜折磨着她的心。 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她带着对外孙们的思念,在湖南的土地上颠沛流离。有时在乡下,有时在城里,有时甚至要躲在深山里。 直到1949年8月,长沙解放的消息传来,她第一个问的就是:"润之在哪里?岸英他们还好吗?"那一刻,她终于看到了重逢的希望。 1950年的春天,让她朝思暮想的毛岸英终于回来了。那个当年还在她怀里撒娇的小男孩,如今已经长成了一个英姿勃发的革命军人。 在湖南平江县望湖村,向家砖屋静静矗立了数百年。这里不仅是一个家族的居所,更是一段革命历史的见证。 1870年,向振熙出生在这个书香门第之家。在那个女子不得入学的年代,向家却坚持让女儿们接受教育。 向振熙不仅在家塾读书,还进入了当时罕见的西式女校学习。这样的教育经历,让她成为了当时少有的新派女性。 1888年,她和表兄杨昌济结为夫妻。婚后的向振熙不仅操持家务,还通过纺纱织布来补贴家用,全力支持丈夫追求学问。 1901年,杨昌济决定前往日本求学。向振熙虽然要独自带着年幼的杨开慧和杨开智,却毫不犹豫地支持了丈夫的决定。 十年后,杨昌济学成归来,在湖南第一师范任教。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最得意的学生毛泽东。 向振熙常常在家里招待这个失去母亲的年轻人。后来,她欣慰地看着女儿杨开慧和毛泽东相知相爱。 1920年,杨昌济因病去世。向振熙在悲痛之余,还拿出了一部分丧葬费,支持毛泽东创办《文化书社》。 1927年,形势突变,毛泽东带领部队上了井冈山。杨开慧带着三个儿子回到了平江老家。 向振熙含辛茹苦地照顾着三个外孙,但好景不长。1930年,杨开慧被捕入狱。 敌人开出条件,只要杨开慧与毛泽东断绝关系就可以活命。但杨开慧选择了坚贞不屈,最终英勇就义。 向家的教育传统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间,当时的向曾贤中了进士。但这个家族并未沉迷于功名利禄,而是选择了在家乡开馆授徒。 到了向寿吾这一代,向家更是打破常规,主张男女平等教育。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思想可以说是开风气之先。 这种重教崇文的家风,在向振熙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传承。她不仅自己接受了良好教育,还将这种精神传给了下一代。 1920年代,向家、杨家和毛家,这三个原本普通的湘省家庭,因为革命的理想走到了一起。从此,他们的命运与中国的前途紧紧相连。 向家的向钧、向安吉为革命献出了生命。杨家的杨开慧、杨展也长眠于革命的道路上。 毛家的三个孩子,一个战死沙场,一个失踪,只剩下毛岸青在1961年重返故里,看望年迈的外婆。那一年的团聚,是这个饱经沧桑的家庭难得的温情时刻。 1961年的深秋,38岁的毛岸青站在外婆面前,泪水模糊了双眼。他的肩膀上,承载着太多未竟的心愿。 而此时的向振熙已是91岁高龄,她的一生见证了中国从积贫积弱到独立自主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她的家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1962年春天,向振熙安详地离开人世。按照毛泽东的意愿,她与女儿杨开慧合葬在一起。 毛泽东在信中写道:"我们两家同是一家,是一家,不分彼此。"这句话,道出了革命年代里,无数家庭的命运与共。 2008年,毛岸青和妻子邵华的骨灰也被安葬在这里。这片土地,记录着一个家族对革命的忠诚。 2013年中秋节前夕,毛岸英的遗孀刘思齐专程来到板仓。她带来了毛岸英生前的衣帽,放在了这个承载着太多记忆的地方。 刘思齐沿着当年杨开慧躲避追捕时走过的路,一步一步走向向家砖屋。这条路,见证了太多悲欢离合。 望湖村的向家砖屋,如今已成为一座革命纪念地。它不仅记录着一个家族的历史,更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在诉说着向家几代人的教育理想和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已经超越了血缘和家族的界限。
1961年10月,38岁的毛岸青见到91岁的外婆向振熙时,一边哭一边喊:外婆,我
甜蜜游记
2025-01-25 14:56:10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