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20岁的殷玉珍因为父亲酒后的一句胡话嫁给了住在毛乌素沙漠的白万祥。新婚之夜,面对白万祥简陋贫穷的家——一个连站直身子都困难的地窖,绝望的殷玉珍只能躲在角落里默默流泪。沙漠生活远比她想象中艰难,全家每早被灌入地窖的风沙呛醒,出门需先合力挖开堵住门口的砂石,食物则是难吃的沙米野菜,有时甚至靠捡回的动物尸体填肚,更别提浑浊不堪的水源。
面对这一切,殷玉珍逐渐意识到,若不设法改善,沙漠迟早会吞噬他们。因此,她下定决心治沙。她先是把家里的羊换成树苗,尽管种下的600多棵最终仅成活了10多棵,但她没有气馁,相信只要有一棵活着,就有成功的希望。第二年,她与丈夫和叔父一起挖水渠,历经艰难险阻,好不容易挖出4000米长水渠,却被一场风沙顷刻填平。然而,她不向困难低头,带着家人重新开始,制作固沙屏障,继续挖渠种树。
治沙过程中,他们遭遇了无数次沙尘暴。一场沙尘暴中,殷玉珍和丈夫在沙漠中迷失方向,眼睛被沙砾打得睁不开,几乎绝望时,凭着小狗的叫声才找回了家。即便如此,她依然不放弃,不断摸索适合沙漠的种植方法。她发现种植沙蒿可以固定流沙,再在其间栽种沙柳、杨柴等灌木和乔木,成活率高了很多。她还学会利用杨树的萌生枝条进行扦插,省钱又能提高树苗数量。
经过不懈努力,殷玉珍终于看到希望。曾经荒芜的沙漠上开始呈现一片片绿色,绿洲面积逐渐扩大。不仅如此,他们还养起了牛羊,日子慢慢好转。随着她的事迹传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治沙的队伍。在她的影响下,许多周边的人纷纷参与,终于,曾经绝望的新娘殷玉珍成了毛乌素沙漠的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