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解放军在训练时,一辆战车突发故障,而厂家技术人员表示维修需要20万,可一个老兵检查后却说道:“两块五,不能再多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时点赞关注一下,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谢谢支持! 宋立玉出生在一个红军后代的家庭,从小就耳濡目染,听爷爷讲述那些惊心动魄的抗战故事,爷爷用他那布满老茧的手,一遍遍抚摸着胸前的勋章,激动地讲述着那些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 也正是在爷爷的熏陶下,宋立玉从小就树立了参军报国的远大理想,即便家境贫寒,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宋立玉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凭着顽强的毅力,他最终考入了部队,实现了自己的从军梦。 然而,理想的道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1987年,当宋立玉高中毕业后,同时收到了部队的入伍通知书和当地一所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昔日的战火纷飞已经成为历史,和平年代更需要教书育人的园丁。 家人们殷切希望宋立玉能选择更加安稳的教师岗位,宋立玉面临着人生的重要抉择:是响应家人的期盼去从教,还是坚持自己参军报国的理想?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宋立玉最终做出了决定,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他只身背起行囊,踏上了开往军营的列车。 在空荡荡的月台上,没有亲朋好友来为他送行,陪伴他的只有内心的澎湃激情和高远的理想抱负。 在部队里,宋立玉很快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在新兵连时,他在各项考核中都名列前茅,教导员和战友们都对这个谦逊好学的小伙子赞不绝口,宋立玉虚心向老兵们请教,刻苦钻研军事技能。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脱颖而出,成为新兵连里的优秀学员,在一次实弹射击比武中,宋立玉以百发百中的优异成绩勇夺第一,受到了首长的亲切接见,头顶的军帽,胸前的红花,无不诉说着宋立玉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的自豪与骄傲。 新兵连结业后,宋立玉主动请缨,来到了装甲修理连,他深知,一支现代化的军队,不仅需要一流的武器装备,也需要一支技术过硬的保障队伍,宋立玉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装甲兵修理工。 在装甲连,宋立玉每天和战友们一起摸爬滚打,和战车打交道,他一有空就泡在车库里,仔细研究每一个零部件的结构原理。 功夫不负有心人,宋立玉很快成长为一名技术尖子,无论是曾经的老旧装备,还是最新式的数字化战车,到了宋立玉手里,都能焕发出第二次青春,他就像一名妙手回春的神医,治好了一个又一个"铁疙瘩”。 有一次,宋立玉在例行检查装备时,无意中从维修登记薄上的一个细节中嗅出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他发现,有几辆战车已经很久没有进行维护保养了,宋立玉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是这些宝贝疙瘩出毛病了?他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停车场,却发现那些崭新的战车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丝毫没有要“生病”的迹象。 原来,一些战士因为怕把这些先进装备弄坏,宁愿让战车在停车场里落灰,也不愿意开出去训练,宋立玉找到这些战士,耐心地做起了思想工作,“孩子们,再先进的武器也要熟练掌握,才能发挥出威力啊,你看,就算真的出了故障,咱们不是还有我这个‘铁甲神医'吗?”在宋立玉的鼓励下,战士们纷纷打开战车引擎,重新投入到了紧张的训练中。 宋立玉常说,战车就像自己的孩子,得细心呵护,用心维护,在一次实弹射击演练中,一辆主战坦克突然发生故障,炮弹卡在了炮膛里,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宋立玉二话没说,让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自己则钻进了弹药箱。 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用一根竹签,慢慢疏通了炮膛里的障碍物,化解了一场险境,挽救了宝贵的国家财产。 2010年,当“两块五"维修步战车的事迹在网上流传开来后,一些不明就里的网友质疑:这哪里是什么高科技,不过就是换了个二极管的事嘛。 但是懂行的人都知道,那个小小的二极管,背后凝聚的是宋立玉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刻苦钻研,凝聚的是一名普通军人50余次伤痕累累的维修实践,凝聚的是听诊问诊、解剖麻醉直至妙手回春的过程,军人的世界,从来都不是简单的。 英雄不问出处,像宋立玉这样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在人民军队中数不胜数,他们有的名字叫王继才,有的名字叫李向群,还有无数名字我们不曾听过,他们默默无闻,却又光芒万丈,因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子弟兵的身影,这就是中国军人,这就是最可爱的人。 信源:百度百科:宋立玉
2010年,解放军在训练时,一辆战车突发故障,而厂家技术人员表示维修需要20万,
宋看社会
2024-12-23 12:26:41
0
阅读: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