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开国女将李贞荣归故里探亲,而后竟碰到了那个曾让她极度憎恶的第一任丈夫古老三,两人阔别多年再度重逢,古老三却是惊慌失措! 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时点赞关注一下,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谢谢支持! 1908年,湖南某个偏僻山村里,一个女婴的啼哭划破了寂静的夜空,这个女婴就是李贞,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 家里已有五个女儿,父母对她的降生并不欢喜,李贞的父亲一病不起,家里失去了经济支柱,母亲为了减轻负担,在李贞6岁那年,含泪将她送到当地的古家,成为了一名童养媳。 古家环境恶劣,李贞每天要洗衣做饭,伺候一大家子,还要上山砍柴、放牛,即便如此勤恳,古家人也时常辱骂她,动辄打骂。 小小年纪的李贞,遍体鳞伤,身上青一块紫一块,15岁那年,她实在无法忍受,曾和其他童养媳约好一起逃跑,却被告密,婆婆为了儿子的面子,强迫李贞与儿子古天顺成亲,古天顺并不喜欢李贞,婚后经常对她拳脚相加。 一次李贞在大雨中砍柴回家,手脚都磨破了,却因没给其他人准备干衣服而被婆婆责骂,古天顺更是拿起带刺的木棍追打她,李贞被打得遍体鳞伤,绝望之下想要投河自尽,一位村妇拦住了她,说:“女人生来就是受苦的命,要认命啊,"然而,李贞并不甘心,她想要摆脱苦难,过属于自己的生活。 机缘巧合之下,李贞逃离了古家,加入了共产党,古天顺担心受牵连,给了她一纸休书,李贞从噩梦般的生活中挣脱出来,仿佛看到了人生的曙光,在革命队伍中,她凭借过人的勇气和智慧,很快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女战士。 在一次危急时刻,部队被敌人围困,弹尽粮绝,李贞当机立断,命令战士们跳崖,誓死不当俘虏,她率先跳下悬崖,虽然大难不死,但也受了重伤,战士们佩服她的勇气,更加团结在她的周围,还有一次,李贞为了营救被捕的县委书记张启龙,乔装成新娘混入敌营,她用婚纱藏好武器,成功将张启龙救出,这次惊心动魄的救援,让两人结下了革命伴侣的缘分。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李贞的身影出现在一次次战役中,她冲锋陷阵,屡立战功,被誉为“巾帼英雄”,在枪林弹雨中,她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曾经的苦难,让她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革命事业,她暗暗发誓,要为穷苦百姓争取幸福生活,哪怕献出自己的一切。 在革命的烽火中,李贞与张启龙结为夫妻,他们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一年后,李贞怀孕了,但战事吃紧,她仍然冲在前线,在一次战斗中,部队被敌人围困,李贞为了掩护战友撤退,毅然跳下山崖,虽然捡回一条命,但孩子却没有保住。 不久,张启龙因政治原因受到审查,为了保护李贞,他强迫她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张启龙牺牲后,李贞悲痛欲绝,但她深知,革命尚未成功,个人的爱情与痛苦,必须让位于民族的解放事业,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革命中去,用实际行动来承载对张启龙的爱。 然而革命的烽火还在继续,李贞在战友的牵线下,与甘泗淇相识了,两人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很快便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然而,革命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 1936年,怀孕六个月的李贞,随部队翻越海拔5596米的玉龙雪山,高原缺氧,加上饥寒交迫,李贞早产了,孩子生下来,没有奶水,部队又面临断粮,仅能靠啃树皮维生,最终,婴儿还是夭折了。 夫妻俩悲痛欲绝,但革命的号角催促着他们前行,李贞拖着病体,继续投入到革命洪流中,连年的战乱和艰苦,让她的身体饱受摧残,再也无法孕育新的生命,尽管如此,李贞和甘泗淇还是收养了20多名烈士遗孤,把他们抚养成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革命伉俪的爱情和大爱。 1955年,新中国成立,李贞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这一年,她和甘泗淇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乡亲们夹道欢迎,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昔日的童养媳,如今已是共和国的栋梁,村民们看着她的军装和勋章,无不感到由衷的自豪。 在人群中,李贞看到了曾经的丈夫古天顺,他躲在人群最后,心中忐忑不安,李贞宽容地笑笑,没有旧怨新仇,她反而感谢古天顺当年的不公,正是这些磨难,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一切都过去了,革命已经胜利,我们都迈入了新的时代,"李贞的大度和宽容,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触动。 晚年的李贞,始终秉持着革命者的初心,她和甘泗淇一起,收养了20多名烈士遗孤,让他们感受到了父母般的爱,夫妻俩省吃俭用,把所有的积蓄,用来资助这些孩子,在他们的呵护下,孩子们茁壮成长,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1990年,李贞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这位传奇女性,把毕生的积蓄,包括4枚勋章、4把藤椅、两个皮箱和为数不多的存款,都捐献给了党和国家,她的一生,是一部感天动地的传奇,她的精神,是民族的瑰宝,永放光芒。 信源:百度百科:李贞
1955年,开国女将李贞荣归故里探亲,而后竟碰到了那个曾让她极度憎恶的第一任丈夫
宋看社会
2024-12-23 11:11:31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