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所有的病因,都是因为紧张”
沧海居
2024-12-16 16:06:31
曾仕强教授说,“几乎人所有的病因,都是紧张引起的”
很多单位里的高管,看起来身体很硬朗,长时间在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下,突然就病来如山倒,想找个缓冲的机会都没有
《黄帝内经》言,“骨正筋柔,气血以流”,中医认为肝主筋,而情绪对肝的影响又是最为直接的,只要人的情绪一紧张,身体里的筋就跟着紧绷起来了,气血也就无法顺畅流通了,气血一旦不能很好地流通,堵在某个地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病灶
早几年,太极拳风靡一时,其实,太极拳的柔和松,对气血是非常有帮助的。只求一个松字,日积月累,久久见功,气血养足了,功夫自然就在其中
不光是太极,其他的武术套路,也同样都是在求一个“松”的境界,只不过是一松一紧之间的配合,紧的最后那一下,就是力量、发劲的出口,所以,如果一个人一直都是处于一种很紧张的状态,就可以理解为他的能量一直都是在耗泄的、外散的
好比我们平时打羽毛球,它的发力也是这种一松一紧的组合,球拍触球的那一瞬间之前,整个手腕、肢体都是放松的,击球的那一瞬间,突然紧起来,之前蓄的力量就可以一瞬间爆发出去。可以这么说,放松,就是积蓄力量的最好方式,一收紧,紧张起来了,积蓄的这些能量就可以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
我当年考研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紧张不起来了,这种状态就是内在能量匮乏的表现。大学几年,每天痴迷打篮球,都发散完了,最后想收紧起来用,却发现心有余而力不足
人的睡眠,就是最简单的充电状态,它是一种自然条件下的高度放松,一放松,外界的能量就被吸收进来滋养我们了。大一时,我失眠了好长一段时间,就是因为高三一整年用脑过度、过于紧张、过于用功,用力过猛,把这个一张一弛的平衡给打破了,长时间大量地用、大量地耗,最后这根弦都绷断了,想放松都放松不了,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都还是那么紧绷着
后来,我把这种状态扭转过来,就是通过太极拳、站桩等锻炼,最主要还是归功于站桩,两年站下来,脚底像生根了一样,感觉自己像一根在风中摇曳的芦苇,松久了,直到空,身体也就慢慢给充上电了
这两天,一直都在跟做事的朋友说,一定要把身边的人际关系搞好,关系一紧张,就像身体一样,失去了中道、失去了“冲和”。古人云,“和气生财”,和气就是放松,就是不紧张,就是各自有各自的空间,就是“自在”,就是问题的终极答案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