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地兵书甲天下
迈凌聊文学
2024-12-13 18:48:06
我的私人书单
现在人们一提起临沂银雀山,就会想到竹简。想到竹简,就想到那被解开的千古之谜。
1972年4月,文物工作者在临沂银雀山发现两座西汉早期墓葬,出上简牍7000余件。其中就包括《孙子兵法》和失传了近两千年的《孙膑兵法》。
《孙子兵法》也称《吴孙子》,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军事著作,被誉为 “兵学圣典”。作者孙武,春秋末年齐国人,帮助吴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因其成名在吴,故称“吴孙子”。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共有简近三百枚,包括传世本13篇及佚文5篇。
《孙膑兵法》也称作《齐孙子》,作者为战国时期齐国人孙膑,晚孙武百余年。因其成名于齐,故称“齐孙子”。出上简本共16篇。
两部兵书同墓出土,证明孙武与孙膑为两人,并各有兵书传世,揭开了自宋代以来关于孙子和孙膑是否为一人的历史谜团,为辉煌的齐鲁兵学提供了有力佐证,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和研究价值。两部兵书的同时出土,也被列为“新中国建国30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这两部兵书成为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山东博物馆共有十大镇馆之宝,集中体现了山东齐鲁大地的古老文化的面貌:
出土于山东济宁邬城明鲁王朱檀墓的九旒冕,是目前我国唯一存世的明初冕冠实物,填补了历史文物的空缺,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红陶兽形壶,是大汶口文化独特的代表,蛋壳黑陶高柄套杯是龙山文化蛋壳黑陶的巅峰之作,展现了山东地区史前文化的辉煌。
亚醜钺是商人势力东渐的证物;鲁国大玉璧体现出鲁国重礼的习俗;精美绝伦的东平汉墓壁画作为山东汉代画像的代表;郑燮《双松图》,反映出清代士子寄托山水的情怀……
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诉说着齐鲁大地的古老文明。每一件展品皆是过往与现在的对话。《山东博物馆》一书选取200余件重点文物,以精美的文物图片搭配详尽的文字说明,让读者即便不能亲临博物馆,也能感受到文物的精美绝伦和历史的厚重。
本书印刷精美,质感上佳,收藏一本书仿佛收藏了一座博物馆。 一书在手,让你随时随地逛博物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