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化学反应,是摆脱内耗、提升能量的关键
沧海居
2024-12-09 17:44:44
尹烨对话俞敏洪,谈到人类的两个基本属性——向光性和向化性。人类为了摆脱熵增,逆转内在系统的日益混乱,终其一生,都是在寻找与自己能产生化学反应的人、事、物。所以,人际关系、所从事的事业、业余的兴趣,都是为了与之产生化学反应,从而逆转熵增的宿命
熵增是一个热力学的概念,指的是任何一个开放性的系统,都会自发地、不可逆地从有序走向无序,当这种无序到达最大值时,系统就会走向灭亡
尹烨上面讲到的对抗熵增的化学反应,跟我们讲的“气感”很像。一个最典型的象,就是《易经》中的水火既济卦,平时都是水火不容,在某个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它们两个相互依存了,都可以无限地归于中空这个位置,这里就是“气”的这么一个状态
年底群里好几个读者都辞职了,基本都是因为在原来的岗位上得不到滋养,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干得不起劲
人际关系跟工作一样,如果两者之间没有化学反应,就会相互折磨、相互消耗,一旦发生了化学反应,水火既济的这道气出来了,二者就都有了各自的空间和养分
昨天还在群里转发了一篇之前的文章,一位读者回了一句“常读常新”。《大学》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种有新东西源源不断地涌出来的状态,就是产生了化学反应的“气态”
很多人生意、事业做不起来,就是因为没有这个“日新”的状态,走完一个季度,挣完一波,下一波就青黄不接了。朱熹有句名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源头活水”,就是“日新又新”的这个化学反应
前不久,一个中医朋友说自己的医术到了瓶颈,进步不了了,这其实就是都还没有真正进入到那个“入流”的状态之中
像一些朋友做生意,十年二十年之后,看到他还在做那个东西,只要这个人的脑子不是一团浆糊,那基本都可以做得有声有色,因为这么久的时间,他都还在那个地方,就一定每年都有新东西出来,产生了化学反应,有了气感,有了空间,那就肯定会有所成就
0
阅读:0
甜小糖"
心随身转
space
化学反应,好难啊,化学没学好…
Amy凉梦修
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