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控制欲太强,是因为气虚”
沧海居
2024-12-03 16:42:03
昨天一个读者在群里吐槽她老爸,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有一套自己很强硬的行为、思维模式,一旦儿女脱离了掌控,就会变得很暴躁,即使是小小的一件事情,都不允许发生意外
像这种控制欲太强的人,往往都是因为气虚。气,就是人、事、物的生存空间,这个空间一旦过分挤压,他身边的人、他自己都会过得很压抑
《道德经》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这里讲的“太上,不知有之”,就是一种气态。“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德的状态都是任其自然,只养育而不主宰的
十七章最后一句,“百姓皆谓我自然”,“自然”二字是跟人为意识相对立的。在我们老家,讲一个人生病、不舒服,就会说是“不自然”。所以,本质而言,自然、气、和时间,都是同一个维度里的东西
《易经》,下经演德,德成于水火既济,水火既济就是气态的最好描述
当一个人到达了水火既济的“气”的状态时,那就是“太上,不知有之”的管理方式。《庄子》混沌之死,倏与忽为报中土混沌之德,“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水火既济,水火同归于中宫,中间并无实质,却能源源不断地把水火都收纳进来,给调和了,这个就是气的作用
老子还有一句名言,叫“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守中”其实就是“守冲”,即水火既济的这道气,“数”即“气数”
第十七章讲“悠兮其贵言”,这是画面感很强的一句话。公司里有个老总,总是每天过来指指点点,这个想抓,那个也想抓,上上下下都被数落个遍,最后搞得神憎鬼怨,这就是“多言数穷”。他对下属没有控制欲,只是“守中”,做好自己份内的核心工作,一年到头都没过来过公司一趟,大家都像不认识一样,公司照样蒸蒸日上,还都不知道是他的贡献,这就是“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的境界
人身九窍之中,嘴巴是最大的一个窍,控制欲太强,看到下属、晚辈这个忍不住要说说,那个忍不住也要说说,嘴巴压根停不下来,那就是一种泄气的状态
曾国藩言,“人身是运气的口袋”,能把目光从别人身上收摄回来,返观自身,做好自己手头上的工作,“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把这个“信力”维系好,气也就足了,气足了,大家都有了各自的生存空间,那自然也就都成就了
0
阅读:0
老邓
非常有道理,很赞
苦尽甘来
今天的文章好,几乎每个家庭里都有至少一个以上控制欲强的人
苓菀蓎
打卡我就是经常忍不住说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