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初中时,有一次开运动会,会前老师让一些身体素质好的同学报名参加,嘱咐全班同学们投票选个优秀运动员,选这个优秀是全校范围选,可以投别的班级同学,也可以投别的班级 同学,但是,为了彰显班集体团结,最好投自己班级同学。 当时下课后,我们班同学们爱好扎堆的就聚在一起商量,要把票投给我们班一个同学。我当时也在场,其实我这人与其说低调,倒不如说平凡,没高调的资本,并不活泼,也不喜欢扎堆。但是怕被同学忽视,孤立,边缘化,所以也常一见扎堆同学,便向前凑。 其实现在回想,当时同学们许多问题都思维简单,还是单纯,扎堆商量事时也没谁主持,也忘了那个同学提出来,都投票给我们班这同学。 我当时便想,我们班这同学成绩并不突出,学习一般,体育一般,平时行为,思想品德也一般,凭什么要投给他,我与他倒无恩无怨,但他那地方突出优秀了?而且这个优秀运动员主题是运动,并不是凭长相,也不是凭拉帮结伙搞社交圈子,而主要是凭成绩,全乡镇师生投票,那怕全班的票都给他,他就优秀了?如果仅仅以班级偏狭之见,而不是站在所有参赛学校之共见,这个优秀公平么?如果每个班级都只为班集体虚誉,而无视大会公平公正,岂不是人人心地狭隘,…结果比赛完了,我班那同学成绩没进前三,我投票也没投给他,其实也没有多少人投票,只是一些好事的同学去投票,检票的其实也并不认真,草草数一数,大会广播唱一唱谁多少票,其实并不准确,那个优秀奖还是颁发给了短跑第一名。 事后,我们班那些扎堆的男同学有人不高兴了,又聚在一起议论,有人便道:“咱们班一共投了多少票,其中有两三票没投自己班同学,这是出了内奸了!” 我当时便想:“我这就成了内奸了!如果日本鬼子再杀进来,只怕你们先投降,坚持正义的是我。”便道:“我就没投他。”其实在场应当好几个人听见了,但都装着没听见我说话,只我同桌扯了扯我衣袖,示意我不要说。然后我同桌却走进人堆,大声附和众人道:“算了吧!这种事也查不出来问不出来,也不能怎样,不就一个优秀奖么,各人凭良心,那个班还没有个投别的班同学的,人家不也得票最多,…。”我觉得无味,便走了,同学们也渐散去,这事也就议论了几天,就过去了。 但是,我今天为什么讲这事,是因为看了莫言一个演讲,他作品《不被大风吹倒》的发布会,“在所有人都哭的时候,允许有人不哭。” 对于莫言,不管他爱不爱国,撒不撒谎,人品如何,作品文学水平如何,但他的演讲,我看过几段,几乎都是在讲故事,但是,都是透过故事讲一种思想。 讲博爱,讲正义,讲人性的一些方方面面。 我是这样想的,不管莫言水平如何,思想正确与否,但显然是个有思想的人。 这个思想,要分那个角度看,如果日本鬼子杀进来了,还跟日本鬼子讲博爱,显然是扯淡的。 如果眼瞅同胞惨状,人人心怀惨痛,止不住泪水,那么这不哭的人,显然是至少没心没肺。可以允许他不哭,但是,谁敢保证他不会当汉奸呢?谁敢保证他不会投降呢? 莫言的意思,其实是个理性的人都明白,就是世间人性,没有绝对的善与恶,哪怕日本鬼子阵营,也不是所有人都坏,也有人性善良的闪光点,八路军阵营,也有犯罪分子。其实这种事人人都知道,谁也不会认为新中国就没有腐败分子。 但是,站在社会长久安定繁荣大局宣传角度,尤其是日本鬼子侵华,这个大是大非角度,作品的宣传性质,就不可以以偏盖全,以个别日本人的闪光点遮掩日军侵华的错误,以个别八路军犯的错误,否定整个解放军,甚至否定整个解放战争。这个作品摆在那里,也用不着狡辩。 最简单一个道理,电视剧《霍元甲》里与陈真有恋情秀芝,虽然是日本人,但观众并没感觉不适,但为什么莫言作品里日本鬼子人性的闪光点,读者就觉得不适,还是一个侧重问题,一己所谓博爱思想模糊大是大非问题,因为《霍元甲》电视剧并没模糊大是大非,但莫言一些作品,让人觉得大是大非模糊了,正如他那副辽沈战役纪念馆的题联 :“炮火连天,只为改朝换代;尸横遍野,俱是农家子弟。”的对联一样。 这个许多人还替莫言解释这付对联,其实莫言本人根本就觉得自己神大不拆庙,就对当局有意见,一些演讲就明确指出,当局黑暗,他揭的太狠,招集当局不满云云,还用马屁精替他解释说好话了?这个作品,视频,网上都能搜到,偏偏有些人要替他辩护,说这付对联是对解放战争褒义云云,这不扯淡么!中国文人谁不知这其中意味,可见莫言一些言行相当浮躁。实际他自己都承认,在与陈佩斯一档谈话节目他就承认年轻时一些作品浮躁,虽然他推过于受伤痕文学影响,虽然伤痕文学并不曾都如他作品那样浮躁,但毕竟这人还承认自己年轻时作品浮躁。 问题是别有用心的人还想把他捧杀,觉得一个诺奖那怕莫言小学作文都是至理名言,(待续)
记得我初中时,有一次开运动会,会前老师让一些身体素质好的同学报名参加,嘱咐全班同
默玄吟雷爱文学
2024-11-29 14:29:37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