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发达的科技对诸葛亮之影响 诸葛亮从建安二年至建安十三年(公元197年至公元207年)在南阳卧龙岗躬耕。东汉前期的南阳,作为帝乡,南都,权贵云集,文化发达,经济繁荣,为诸葛亮躬耕南阳时增进知识、观察社会、了解世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其以后担当大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汉科技文化飞速发展,发明创造雄居世界前列。南阳更是全国教育科技发展的一面旗帜。 我们就从东汉的历史长河中截取一个片段,来分析对诸葛亮终生的影响。张衡,是东汉著名的天文学家,被誉为“科圣”。《后汉书.张衡传》曰:“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发明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一千多年,他还发明了计里鼓车、指南车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之瑰宝。法学家张释之、政治家刘秀、谋洛家邓禹、军事家吴汉等,他们都是东汉南阳文化教育发展的最亮的星。 诸葛亮一边在南阳卧龙岗躬耕,一边 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他的观星辰,唤风雨,草船借箭的典型案列不是天生拥有的,而是跟南阳人熏陶的结果。他发明的“连弩”、“木牛流马”,都留有南阳发达科技的痕迹。《三国志.诸葛亮传》曰:诸葛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十年蹲在山窝里,没有高度发达的通讯,没有文化教育的气息,他的军事思想,气象学知识,发明创造能力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我们都是唯物主义者,实践出真知,这点道理还是明白的。
南阳发达的科技对诸葛亮之影响 诸葛亮从建安二年至建安十三年(公
派侑看文
2024-11-28 19:23:45
0
阅读:7
福气到
有理有据,不像某风景区,拿不出正史,全靠野史小说来糊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