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严谨的席凿齿 很荒唐的古隆中 南阳和襄阳关于诸葛亮躬耕地争论的始作俑者是东晋襄阳人席凿齿。诸葛亮去世后至陈寿去世正好100年时间,历史上认定诸葛亮躬耕地在南阳卧龙岗无争议。 东晋人席凿齿退休赋闲在家后,对当时中国南北分裂,动荡不安之形势异常愤怒,回忆在中原做官时,诸葛亮对两汉及蜀国刘氏之忠心,不禁仰天长叹,他移花接木,顺手牵羊就把诸葛亮故宅放在了襄阳。他的《汉晋春秋》说,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自此,经过后来几百年人们的演绎,诸葛亮在襄阳隆中逐渐由“家”,到“故宅”,再到“躬耕地”。假如有一天诸葛亮来到南阳,他会大声呼喊:我的家呢?咋会跑到襄阳隆中山沟里了? 历史是严肃的,弄虚作假是不负责任的。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史通·外篇卷十八》:“习凿齿之徒,皆采为逸事,编诸史籍,疑误后学,不其甚邪!必如是,则马卿游梁,枚乘谞其好色。” 《晋书·习凿齿传》:“齿好著述,而文辞散乱,矛盾相冲。其书意可观者,皆父兄所代,文体混漫,羞涩难解者,齿之撰也” 。《中国野史集成》编委会把《汉晋春秋》列入其中是有其原因。 一个著书不严谨的同志,用一句不严谨的话,造成了历史上很多不严谨的描述,酿成了南襄两地千年之争,可悲可叹!
不严谨的席凿齿很荒唐的古隆中 南阳和襄阳关于诸葛亮躬耕地争论
派侑看文
2024-11-26 16:05:09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