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许世友大骂毛泽东,并要求持枪见面,毛主席:“告诉他,还可以装上子弹”

乐荷谈文化历史 2024-11-21 15:29:42

1937年,许世友大骂毛泽东,并要求持枪见面,毛主席:“告诉他,还可以装上子弹” 1936年底,中共中央在延安开展了对张国焘长征途中阴谋分裂党、分裂红军的批判运动。由于这场运动采用极“左”的做法,许世友等原红四方面军官兵也遭受牵连。 感到不满的许世友第一个站了出来,串连了一批在红大学习的原红四方面军的高中级指挥员,秘密商定于1937年4月4日午夜后从北门城墙脚下的水沟爬出去,重返大巴山打游击。 但不知为何,计划遭到泄露,许世友、詹才芳、陈锡联等30余人很快都被抓入了大牢。 作为“反革命武装集团”的首犯,许世友遭受了最严厉的惩罚。不仅戴上了手铐脚镣,每餐提供最差的伙食,甚至连每天必喝的酒也断了。 许世友是个嗜酒如命的人,如今蒙受冤屈,又不给酒喝,这让他怎么能忍?索性当着看押人员的面,大骂毛泽东。 毛主席得知此事后,感到震惊。第一时间将林彪、凯丰和董必武等人喊来,共同商讨许世友一案。 董必武此前已经审问过许世友、詹才芳等人。从已知的情报来看,这起串连外逃事件并不是一次反叛行为。只是这些人对批张运动存在严重的扩大化倾向,把整个四方面军的官兵和张国焘一起当成批判对象而感到强烈不满。 听到这里,毛主席坐不住了。对运动的组织者凯丰说:“你搞啥子名堂啊,弄得这么多红军高中级干部反对我们,你还能说你正确的很么,凯丰同志,我看你是要把他们逼上梁山嘛。” “主席,我是按照你的指示精神布置的。”一旁的凯丰委屈辩解道。 毛主席听后感到一阵恼火:“什么我的精神!我的精神、中央的精神是批张国焘,你却不分青红皂白,一杆子横扫一大片。” 当天夜里,想到此事的毛主席辗转难眠。他知道许世友是个打起仗来不怕死,喝起酒来不要命的人。当即让警卫员给许世友送去两瓶好酒。并决定第二天亲自前去看看许世友。 但没想到是,许世友并没有因为这两瓶酒减少半点怨气。见到毛主席第一眼,便猛地一步蹦上前去要和毛主席拼命。这把一旁的罗瑞卿吓得不轻,赶忙让卫士上前将其制服。动弹不得的许世友仍旧对毛主席破开大骂:“我要有枪,今天就一枪崩了你。” 虽身为领袖,但毛主席也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自己的好意反被许世友弄了个没趣,心中自然有气。因此,当身边的同志提议杀掉许世友,以示惩戒时,他竟然点头了。 命令下达后,毛主席却感到心绪不宁。这时,罗瑞卿来电报告称,许世友拒绝在执行书上签字,要求枪毙前再见毛主席一面。毛主席听后,不假思索的答应了。很快,罗瑞卿又打来电话,说许世友坚持要带上他的手枪,否则不来凤凰城。毛主席笑着回答说:“把手枪还给许世友,告诉他,还可以装上子弹。” 听到毛主席回话后的许世友惊呆了,从罗瑞卿手中接过手枪后,手竟不自觉抖了起来。他万万想不到毛主席竟答应他这荒唐的要求,还特意让他“装上子弹”。他的心颤栗了,泪水也随之滚落。眼前的事实,让他感受到了一位伟人的光明磊落、无所畏惧的胸怀。 见到毛主席,许世友“咚”地一声跪在了地上,将压满子弹的枪双手举过头顶说:“毛主席,他们要缴我的枪,我不给,我把他交给你。能在死前见你一面,够了。我许世友只有一句话,姓许的不是反革命,詹才芳、王建安他们也都不是反革命。” 毛主席见状赶忙将许世友扶起,动情地说道:“四方面军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他张国焘个人干部。张国焘是党中央派去的,他的错误应该由他自己负责,与你们这些同志无关。” 许世友哽咽道:“毛主席,要是要一点听到您这句话,我们就不会犯错了。” 毛主席说:“你有错,我们也有错,把你许世友打成反革命,是我们的错,你许世友受了委屈就想带人往川北跑,是你的错,都有错。我们都改,好不好。” 就这样,毛主席以他伟人的大度和气魄,解救了许世友,以及一批党的军队的栋梁之材。

0 阅读:2
乐荷谈文化历史

乐荷谈文化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