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抗战老兵因档案被毁,无法享受优待,他走进博物馆手指照片:这就是我 2018年,在山西榆社博物馆,走进来一对年老的夫妇。 他们相互扶持、颤颤巍巍,走到红色专区的一张合影前,九旬大爷突然红了眼眶,他指着里面的照片说:这名警卫就是我! 此语一出,周围的人都大吃一惊,工作人员连忙来询问他的身份。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浩如烟淼的档案中,并没有查到老人的相关信息。 他的真实身份是谁?档案为什么会莫名消失呢? 他16岁参军,因表现优异成为警卫员,意外合影流传后世 老人名叫郝志全,是山西榆社县人,当志愿者走进他的老房子时,发现里面空间狭小,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原本按照规定,抗战老兵理应享受优待,可失去独子的郝志全夫妇,生活并不如意,甚至连支付医药费都捉襟见肘。 当地政府在统计老兵名单时,他却因材料缺失而无法申报。这让老人心中很难受,他不想给国家添麻烦,可明明自己出生入死,怎么就证明不了抗战的身份了呢? 老人的讲解,给我们展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抗战岁月。郝志全在16岁,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八路军战士。在抗战中他总是冲在最前方,面对鬼子毫不手软。 他优异的表现引起了部队的注意。后来军队改编,郝志全被选中,成为三营长郝三成的贴身警卫。 郝三成是著名的抗战英雄,当时有记者来采访时,心情大好的营长,喊上身边的警卫员一起,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 战士们意气风发,一心要赶走日寇,令郝志全没想到的是,这是他们的第一张合影,却也是最后一张。 营长在攻城时壮烈牺牲,郝志全退伍返乡,保留着珍贵合影 1948年,郝志全在太原战役中担任爆破组组长,接到了炸城墙的任务。因事关重大,由营长郝三成亲自带队前往,当几人摸到城墙下方时,突然从碉堡里走出来几个日本兵。 按理说日本早在1945年就投降了,为什么太原城下还有日军呢? 原来在日本战败后,阎锡山为了扩充自己的武装力量,竟然出钱雇佣日本兵为他所用,这一幕令我军感到愤怒不已、血脉觉醒。 在郝志全抱紧炸药包,全力冲刺炸城墙的过程中,营长负责对他进行火力掩护。或许是他的火力过猛,惹怒了敌人,他们突然调转枪口,对准了他。营长郝三成瞬间倒在血泊中。 郝志全抱着炸药包火速跑到了城墙根,拉燃了引线。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城墙被打开了一个缺口,郝志全被碎片击中头部,晕倒在地。 清醒过来的郝志全,确认营长牺牲后嚎啕大哭,不久后太原解放,20岁出头的郝志全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回到了老家成为一名木材工人。 刚返乡时,他的档案、退伍证明和军功章等,都按照规定被存放在了榆社县档案馆。而他和营长的合影,却没舍得拿出来,而是一直珍藏在身边。 既然档案齐全,还有军功章作证,他怎么就在后来,成为了无名英雄,甚至被怀疑是“冒充军人”呢?而那张珍贵的合影,又怎么会出现在博物馆内? 山西九旬老兵走进博物馆,指着照片说:这就是我 这是最令人泪目的“请你证明,你是你”! 2018年,山西一位九旬老兵走进博物馆,手指一合影激动地说道,这就是我!身为抗日名将郝三成的贴身警卫,他的事迹为何被淹没,迟迟领不到优待金? 60年代郝志全旧伤复发,不能再扛木头了,于是便辞职返乡,成为一名普通的农民,几十年间,他从未刻意地对外提起过,自己参加抗战和解放战争的经历,当地也无人知晓他的身份。 后来榆社县要建博物馆,公开向社会征集老物件,得知捐出照片后,能让更多人了解到,营长郝三成的英雄事迹,郝志全依依不舍地拿了出来。 70年代,县档案馆因一场大火,所有的档案都被烧毁。郝志全心急如焚,多次找到县里,希望能补全档案,可这一等就是50年,工作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早已无人认得他了。 郝志全唯一的儿子,因意外去世后,老两口的生活陷入困境。随着国家的福利政策越来越好,郝志全在万般无奈之下,又开启了申诉之路。 抗战老兵的身份被证实,那一刻,老人的心愿足矣! 当时有一些人趁机冒充老兵,想要获取一些利益。郝志全因材料全无,迟迟无法办理。志愿者在了解到,他曾捐出一张照片在博物馆后,连忙带他前去寻找。 一行人来到博物馆,郝志全隔着玻璃轻抚着,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们,看到久违的照片后流下了眼泪,这一幕感人至深。 然而因年代久远,郝志全面貌变化较大,一时间谁也不敢肯定,他就是照片上的人物。 郝志全非常失望,他说自己已经这把年纪了,就算确认了身份,又能享受几年待遇呢?他只是想在有生之年,证明自己打过鬼子! 好在志愿者找到了尚在人世的战友,为他加以证明,郝志全抗战老兵的身份终于被承认,生活得到大大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他在暮年再次见到了老战友,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激动了。 你认为档案被毁是谁之错?关注收藏转发,我们下期再见。
九旬抗战老兵因档案被毁,无法享受优待,他走进博物馆手指照片:这就是我 2018
乐荷谈文化历史
2024-11-21 04:09: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