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治雄才大略却被称为懦夫皇帝?
琅琊人左史
2024-11-11 12:44:45
躲在幕后的人是见不得光的。
一
李治能当皇帝,全靠他的哥哥们太不争气,个个都跃跃欲试争太子,结果弄的两败俱伤,最后让一个毫无存在感的李治窃取了大位。
李治能当太子,长孙无忌出了99%的力,他是玄武门之变的功臣,又是李世民的大舅哥,功臣外戚他两头占。
长孙无忌扶立年轻的李治,为的就是年少好掌控。
事实也确实如此,当李治即位后,长孙无忌独揽大权。
李治躲在长孙无忌的大树下,战战兢兢,听凭长孙无忌乾纲独断。
舅舅的阴影将李治包裹了起来,让他形成了一个腹黑阴狠的性格。
二
长孙无忌权势熏天,也就意味着李治没有话语权,一个皇帝居然被大臣压制,这在历朝历代都不是好兆头
清洗长孙无忌是李治的当务之急。
长孙无忌作为关陇贵族的代表,树大根深,不能硬碰硬,只能智取。
李治的智取就是把权力欲极强的武则天抬了出来。
李治毕竟管长孙无忌叫舅舅,明面上不能和舅舅起冲突。
武则天可就不一样了,她跟长孙无忌八竿子打不着,她能下死手。
封后之事,长孙无忌得罪了武则天,让武则天怀恨在心。
封后四年后,武则天根基稳固,便开始清洗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被诬陷谋反,未经详查便被削官夺爵,流放黔州。
只是流放,让武则天并不放心,干脆派人到黔州逼长孙无忌自尽。
长孙无忌作为三朝老臣,当今天子的亲舅舅,居然沦落到如此下场,可曾想到对房玄龄之子和吴王李恪动手时会有如此下场。
都是棋子而已,用完即弃。
武则天清洗长孙无忌时,李治全程静默不语,可以肯定,武则天是得到了李治的授权,这才敢拿国之柱石长孙无忌开刀。
武则天就是李治的一把快刀而已,李治躲在幕后亲自操控这把刀。
三
武则天的快速崛起,也让李治始料不及,他本想利用武则天来清除长孙无忌,没想到渐渐失控,尾大不掉。
李治晚期身体状态急转直下,尝尝头晕目眩,难以处理政务,武则天便趁机分享了更多的权力。
二圣临朝成了历史上的一个独创,也是一个孤例。
虽则是二圣临朝,其实是武后承担更多的政务,李治已经习惯了武则天在台前,他安于躲在幕后静静地注视着整个帝国。
四
纵观李治在位期间,可以武断的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前半段永徽之治靠长孙无忌,后半段浩大军功靠武则天,李治处于隐身状态。
李治悄悄躲在幕后,通过借力打力的方式,一个个排除他掌握至高威权的障碍。
总之,一个帝王必须行光明正大之道,如果喜欢躲在幕后热衷于行阴谋诡计之道,很难被历史认可。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