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也会出洋相 今天把原来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教课书第六册《出师表》翻出来看看,重读《出师表》一文,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油然而生敬意。诸葛亮在疏文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他第一次向后主刘禅说明了自己躬耕南阳十年,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记载躬耕地方位。 又看课下注释,“南阳,郡名,在现在湖北襄阳一带。”令人莫名惊诧!人教版砖家们是如何审定教材内容的?有无历史常识? 南阳郡自秦始皇太爷设立以来,在秦朝就是全国六大都市之一,在东汉时期南阳宛城与京都洛阳并驾齐驱。那时候,襄阳只是南郡的一个县!襄阳郡是在建安十三年(208)曹魏占领南郡后,从南阳郡和南郡两大郡中剥离出来成立的一个小郡。 为啥会出洋相?我们再看2003年7月18日《襄樊晚报》发表的一篇文章“《《隆中对》复出的背后》”,文章全盘介绍了襄阳为此所做的一系列工作,“背后”两个字说明了一切,当时襄樊为躬耕地之争所做的大量工作真辛苦!也让世人知道了干啥都要“背后”做工作,否则,…… 南阳在襄阳一带,北京在通州一带,日本在朝鲜一带。哈哈😃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砖家”令人笑掉大牙!
教材也会出洋相 今天把原来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教课书第六
派侑看文
2024-11-09 16:14: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