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绘画第一月亮
魔都上海图像
2024-09-18 12:39:06
清代,金农,《月华图》,纸本设色,纵116厘米,横5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古典绘画中,月亮大多仅作为背景而存在,如金农这般通幅仅描绘一轮明月的,可说是特例。《月华图》的构思则别出心裁,以写实的手法直接表现月亮的光华,以奇致胜。全画中只有一轮满月,里面是凹凸起伏的阴影,外缘放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光芒。此图画法上几乎看不到传统的笔墨之法,阴影的表现充分发挥了水墨在宣纸上产生的效果,与暖色调的淡色光芒形成对比,衬托出月光的皎洁明亮。画幅右下题:“月华图画寄墅桐先生清赏。七十五叟金农。”
金农此作,据题款可知,作于其75岁时,是送给他的一位朋友墅桐先生。金农此时已是一位耄耋老人,描绘这样一幅象征着永恒的月华图,或许与他所体察到的生命之大限将至不无关联。而这种颇具写实感的描绘方式,则很可能与来自西方的天文学知识有关。
金农(1687—1763),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寿道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身。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五十三岁后才工画。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尤工画梅。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