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杭州警方通报了“秦朗丢作业”事件,该事件中,百万粉丝网红及其团队因策划、编

周兆成律师 2024-04-12 21:19:21

近期,杭州警方通报了“秦朗丢作业”事件,该事件中,百万粉丝网红及其团队因策划、编造“寒假作业丢巴黎”的虚假信息,受到了行政处罚。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网红造谣行为的广泛关注。法律怎么看呢? 第一,网红的行为违反什么法?涉嫌违反了我国《网络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刑法》等法律法规。其中,《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了网络运营者、网络用户应当遵守的法律义务,包括不得制作、传播虚假信息等。《治安管理处罚法》则对网络谣言等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作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此外,如果造谣行为情节严重,可能涉嫌触犯《刑法》中关于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规定。 第二,问题来了,其造谣行为在法律上又如何界定?在法律上,造谣行为通常被界定为故意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在本事件中,网红及其团队为吸引流量,编造了“寒假作业丢巴黎”的虚假信息,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因此可以被认定为造谣行为。 第三,公安机关对网红进行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治安管理处罚法》。根据该法规定,对于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公安机关有权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在本事件中,公安机关根据调查取证,认定网红及其团队的行为构成扰乱公共秩序,因此依法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 第四,需要强调的本事件影响的多地名叫秦朗以及学校也被卷入舆论风口浪尖,如果起诉网红及其团队,他们也将面临民事赔偿,如果其造谣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受害者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同时,如果造谣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如何认定造谣行为对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认定造谣行为对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通常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信息的传播范围、引发的社会反响、对公共秩序的扰乱程度等。然而,具体的评估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在本案中,公安机关可能综合考虑了网红的影响力、虚假信息的传播范围以及引发的社会关注等因素,从而认定其对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 第六,谈谈如何防范?对于其他网红或公众人物而言,要避免类似的造谣行为并防范法律风险,首先应当加强法律意识,明确自己的言行举止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其次,要保持客观、真实的传播态度,不编造、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同时,网络平台也应当加强自律和监管,对于发现的虚假信息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删除、屏蔽等处理。 总之,杭州“巴黎丢作业”事件再次提醒我们,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与秩序。 #网红猫一杯编造巴黎捡作业被处罚#

0 阅读:89

评论列表

笑而不语丶

笑而不语丶

2
2024-04-13 12:42

没完了?这娘们反复炒这点事

周兆成律师

周兆成律师

错换人生案代理律师。一个有温度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