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文化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清之后无华夏。这句话被普遍接受的根本就是,华夏文化遭受了游牧文化的冲击,早已不成体系。 南宋被蒙古灭亡,中原成了游牧民族的天下,明清又继承了元朝的部分游牧基因,比如明朝对元朝廷杖陋习的继承。 华夏文化被认为在南宋之后就已经出现了断层,再未恢复。 但其实,游牧文化本就是华夏文化的一部分。西周就是边疆游牧势力对中原文明的胜利,秦国的肌体中始终有西戎的基因,大汉是刘邦这位南蛮创建的,隋唐两个王朝皇帝的血液中都有胡人血统。史书都说李唐王朝大有胡风。 包括普通大众,早就完成了和胡人血统的融合。汉人和南蛮的世代交融,北方受五胡的冲击,不管是基因还是文化、生活习俗早就不是当初的原汁原味。 也就是说,华夏文化其实是一个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只不过农耕文化是主体罢了。 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循环,就是因为,农耕文明太过保守,需要游牧民族的不断融入才能保有活力。再说,游牧文化的一轮轮冲击也是让农耕文明保持武力优势的最好方式。 你看,当西晋出现集体享乐肤脆骨柔的现象之后,五胡就来了一次武力冲击,让北方的活力、战斗力再一次拉满;当北魏全面汉化继承了西晋的奢靡之后,北方六镇又来了一次反攻;当南朝的世族集体退化时,侯景渡江而来将江南大地搅合得是天翻地覆;当北宋的文化被诗词歌赋填满之后,北方的女真就跨过黄河主动给中原换血…… 最后,大家都成了华夏文化的一部分。 这就是华夏民族面对外侮时为什么总是能屡屡挺过难关的原因,就是因为,大家既有儒家文化的内核支撑,武力上又能冲锋陷阵,最终实现保护家园的目的。 这就是民族融合最大的好处。 华夏民族讲究文化的认同,并不十分在乎血液成分。经过一轮轮的融合,大家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 从这个角度来看,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句话就站不住脚了。
游牧文化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清之后无华夏。这句话被普遍接受的根本
子玉的史无边界
2024-04-12 11:48:19
0
阅读:75
江渐月
对比一下五千年来印度地区战争史,再来看东方大国的战争史。印度非但战败,而且人种都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