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三百年7
世阳聊过去
2024-01-28 12:14:41
大量基于次贷的信用产品和衍生产品忽然丧失了流动性,400多家经营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倒闭,信用机构调低债券评级……多米诺骨牌式的崩溃开始了。
为了挽回损失,贝尔斯登旗下的对冲基金提高了自己的杠杆率。然而市场持续的下跌使得贝尔斯登的努力化为了灰烬。到2007年6月,贝尔斯登这个全球数万亿美金衍生产品合约交易的对手已经深陷巨额亏损不能自拔。尽管包括摩根大通,高盛,美国银行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联手出资32亿美金试图挽救贝尔斯登,破产的命运却仍无法避免。2008年3月,为了避免给已经脆弱不堪的市场带来过度系统性风险,美联储和摩根大通银行开始联合出手救助。仅仅两天后,已经丧失了谈判筹码的贝尔斯登被迫接受摩根大通2美元一股的报价:一个多月前,这个价格是93美元。
85岁的贝尔斯登消失了。华尔街第五大投行轰然倒下,投行历史的新一幕拉开了。
经过90年代以来的金融业的兼并收购潮,华尔街的专业型投资银行失去在传统业务(承销,并购,和经纪业务等)上的垄断性优势,由于不能开展储蓄业务,为了获得和商业银行转型的全能银行一样净资产收益率,投行只能借助于两大法宝:一是没有监管没有上限的杠杆率,二是实施高杠杆率的自营业务。这种趋势使得投行从金融顾问中介机构渐渐的转型为实际上的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贝尔斯登正是这种趋势下激进策略的牺牲品。不幸的是,其他的投资银行也面临着和贝尔斯登相似的困境。
市场高涨的时候,杠杆率是天使,市场崩溃的时候,杠杆率却成为魔鬼。和贝尔斯登一样,过高的杠杆率和庞大的次贷业务拖垮了另一家大型的投资银行,有着150年历史的雷曼兄弟。更为沮丧的是,公众开始厌倦和质疑对政府对华尔街的救助,雷曼无法从美联储那里取得更大的帮助。2008年9月7日,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企业破产发生了。市值高达450亿美元,拥有2.8万员工的雷曼兄弟正式宣布破产保护。全美第四大的独立投资银行成为了历史名词。
至此,最大的五家独立投资银行还剩下美林证券,高盛,和摩根斯坦利。
由次贷开始的市场波动已经演化成惨烈的噩梦,次贷产品成为垃圾。过去5年的次贷狂热的后果是金融市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次贷垃圾场。到2008年的夏天,华尔街第一家公开上市的投资银行,以零售业务著称的美林证券累计资产减值已经达到520亿美元。美林证券到了生死关头。
0
阅读: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