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冷,心脏疾病高发,很多人为了安全起见,都在家或者包里常备了速效救心丸,但是有些人虽然买了这个药,却不知道正确的用法,也不明确具体的针对症状,只以为万一心梗或者心脏不行的吃上就行。
事实上,速效救心丸这个药的正确服用,并没有大家想的这么简单。
一、速效救心丸,它到底是什么?很多人把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混为一谈,认为它们都是一样的,功效也差不多,其实并非如此,两者一个是中药,一个是西药,有着本质的区别。

速效救心丸是一种中成药,其主要成分是川芎和冰片。
川芎:被誉为“血中之气药”,其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川芎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同时还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预防血栓形成。
冰片:主要作用是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它有芳香开窍的特性,能迅速缓解疼痛感,并且可以促进其他药物成分的吸收,起到“药引子”的作用。
所以,速效救心丸的核心作用是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它是一个“多靶点”的复方制剂,作用相对温和而全面。
而硝酸甘油是纯粹的西药,属于硝酸酯类药物。它的作用机制非常直接和明确,通过释放一氧化氮,强力扩张全身的静脉和冠状动脉,特别是静脉,可以减少回心血量,从而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迅速减轻心脏的负担,缓解心肌缺血。它的特点是起效快、作用强,是心绞痛急救的经典药物。
简单比喻一下,可能就是,如果心脏缺血是一场火灾,硝酸甘油就像一把强力水枪,能迅速扑灭明火;而速效救心丸则更像一个综合消防队,既能灭火(活血),又能疏散人群(行气),还能清理现场(祛瘀),但单次灭火的威力可能不如水枪那么迅猛。

第一步:判断是否适用
速效救心丸主要用于气滞血瘀型的冠心病、心绞痛。典型症状是胸前区出现压榨性、紧缩性疼痛或闷痛;疼痛可能向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放射;常伴有胸闷、气短、心慌、出汗等感觉。
第二步:正确服用方法
方式:舌下含服!为什么是舌下?因为舌头下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药物通过这里可以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避免了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药物被肝脏代谢掉一部分),从而能以最快速度、最大浓度到达心脏,迅速起效。像有些人吞服就是错误的,药效会大打折扣,且起效缓慢。
剂量:标准推荐剂量是一次4-6粒。
姿势:坐着或半躺着服药。千万不要站着!因为速效救心丸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能导致血压一过性下降。站着服药容易因脑供血不足而引发头晕、晕厥,摔倒造成二次伤害。坐着服药,既能保证心脏供血,又能避免意外。

第三步:观察与后续处理
含服速效救心丸后,尽量保持安静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走动,等待药物发挥作用。正常情况下,含服后5分钟内起效。如果有效,患者会感到胸闷、胸痛的症状明显缓解。如果5分钟后无效,可以再含服一次,剂量同样是4-6粒。
如果连续含服3次(总计约15-20分钟)后,症状没有任何缓解,甚至加重了,这绝对不是药物无效,而是病情非常严重!必须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这时候可能已经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尽快进行溶栓或介入手术(放支架),任何药物都替代不了这些急救措施。
这里还要提醒大家,速效救心丸是急救药,不是保健品。没有心脏问题的人,长期或预防性服用不仅无益,反而可能因为冰片的寒凉特性刺激脾胃等,所以平时不要随意乱用。

以后的天气会越来越冷,心血管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尤其对于高危人群来说,需要特别谨慎,想要远离心脑血管疾病,平时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1、科学保暖
秋冬季节,保暖是第一要务。特别是头部、颈部和手脚,这些是血管最丰富也最容易受凉的部位,出门务必戴好帽子、围巾、手套,做好保暖。
2、健康饮食
不要放纵饮食,仍要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少喝酒,远离高油高脂的宵夜。
3、适度运动
不要因为天冷就彻底“猫冬”。可以选择在中午阳光好的时候进行散步、打太极等温和运动。避免在清晨寒冷的空气中剧烈运动。
4、稳定情绪
情绪波动是心绞痛和急性心梗的重要诱因。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避免剧烈的情绪起伏,保持心态平和,调节好情绪,避免大喜大悲。
5、定期体检
尤其是有心血管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情况的特殊人群,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并遵医嘱服药,控制好基础病,一旦发现有胸痛、胸闷、头痛等异常表现,务必及时就医,切忌硬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