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保守媒体《朝鲜日报》近期连续发表多篇文章,探讨的都是同一话题:为什么中国能够实现科技大爆发,在短短一二十年里实现对韩国的超越,并逐步拉开距离?
政治评论员郑宇相(音)将中韩科技发展的不同势头归结于双方领导人学历背景的差异。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历任领导人都是理工科出身不同,韩国自卢泰愚后的历任文人总统,鲜有理工科背景。金泳三是首尔大学哲学系出身,金大中是高中未毕业的记者出身,卢武铉律师出身,李明博曾任现代高管,朴槿惠是理工科出身,文在寅是律师出身,尹锡悦是检察官出身,李在明是律师出身。也就是三十年来8任总统中,6人非理工科背景,近3任全是法律出身。他认为这群文人总统更擅长起诉政敌,并将其送进监狱,而不是扶持产业发展。

郑宇相社论截图
不愧是政治评论员,连分析韩国产业发展的弊端时也能关联到政治。他的论点看上去有一定道理,实际离题万里,本质上还是在点评政治。与其相比,《朝鲜日报》驻华记者李燮灿(音)观点更切合实际。

李燮灿报道截图
李燮灿表示,中国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配合,在新技术出现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将新技术市场化,并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提升。这种模式不但推动了技术的发展,也抢占了市场、培养了用户使用习惯。正是利用这种模式,中国在民用无人机(大疆)、储能电池(宁德时代)、电动汽车(比亚迪)、5G(华为)等领域最终获得全球垄断性地位。而这种模式还在不断复制,目前在机器人(狗)、AI等领域,中国已经迎头赶上,并将开始超越。

机器人半马赛
当然,这种模式的形成得益于中国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政策上,对于技术还未完全成熟的产业,并未设置过高的市场准入门槛。比如,2010年大疆曾屡遭产品质量投诉,但他最终成长为占据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的巨头,占了全球80%的份额。

大疆无人机
资金上,中国政府一边给予税收优惠,一边扩大政府资金对尖端技术的投资规模。过去5年,中国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支持中国企业累计达1850亿美元。政府基金对尖端技术的年投资额,5年翻了5倍,达520亿美元。对半导体产业的投资总额更是达到983亿美元。
李燮灿认为有政策,有资金,这才是中国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在这篇文章的评论区,我第一次看到关于中国的正面评论占主流的情况。也有人直指韩国当前存在的问题,比如理工科人才流失、对科研应用的不合理限制、对核电发展的不合理限制等。

韩国网民评论截图
无论是郑宇相、李燮灿还是各个抒发己见的韩国网民,都只见表象,未及本质。中国在科技领域反超韩国的根本原因有两点:
1、我们庞大的内需市场。足够的市场让新技术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既让我们有足够的理工人才储备,也让初创公司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还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具体分析,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