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韩朝关系
高市早苗挑衅中国引众怒:中、俄、韩、朝四国同时发文怒批,就连特朗普也赶紧划清界限
高市早苗挑衅中国引众怒:中、俄、韩、朝四国同时发文怒批,就连特朗普也赶紧划清界限:“很多盟国也称不上是朋友。”前不久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一连串言论,把自己推上风口浪尖的同时,也让日本陷入了四面受敌的尴尬境地。她在台湾问题上大放厥词,暗示台海若有事,日本自卫队或可介入,明摆着要插手中国内政;转头又在国会里宣称,独岛也就是日本说的“竹岛”,不管从历史还是国际法讲都是日本固有领土,直接撞在了韩国的主权红线上;她还不断鼓吹提高防卫费、提前修订国家安全战略,甚至支持日本自卫队的宙斯盾驱逐舰搭载美国“战斧”远程巡航导弹,那股要把日本往“战争国家”推的劲头藏都藏不住。偏偏今年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在这种满是历史记忆的节点上挑事,各方要是没反应才真叫奇怪。中国这边没给任何含糊的余地,直接亮出了强硬态度。11月13日那天,外交部在社交媒体X平台上一口气发了六张日英双语海报,警告的意思明明白白摆给全世界看。第二天,发言人林剑在介绍召见日本驻华大使的情况时,话里带着硬气:“任何人都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妄想挑战中国人民的底线,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同一天,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专门约见了日本外务事务次官船越健裕,当面把中方的不满和要求讲得清清楚楚。国防部发言人蒋斌大校更是从历史和军事层面把话挑透:“日方若不深刻汲取历史教训,胆敢铤而走险,甚至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必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铜墙铁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也说得很明确,粉碎“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和能力,中国从来都没动摇过,统一的大势谁也挡不住。高市早苗的话不光惹火了中国,韩国那边也彻底被激怒了。韩国一直认定独岛在历史、地理和国际法上都是自己的固有领土,之前就多次跟日方强调过别乱说话。11月14日,韩国外交部直接发了声明,对着日本扩建那个鼓吹“独岛是日本领土”的“领土主权展览馆”表达强烈抗议,还特意召见了日本驻韩大使馆总括公使松尾裕敬,把抗议直接递到了对方面前。朝鲜对日本的态度更直接,直接喊出了“千年宿敌”的说法。朝鲜《劳动新闻》报道说:朝鲜社会科学院专门开了个“历数千年宿敌日本罪状”的讨论会,研究员们翻出日本当年侵略的旧账,说那些反人道罪行给朝鲜人民造成的痛苦,这辈子都没法愈合,这笔账迟早得讨回来。针对高市早苗的扩军言论,朝鲜媒体一点儿没留面子,直言日本这是在撕毁“和平国家”的面具,把“战争国家”的真面目露了出来。朝中社还特意点出日本搭载“战斧”导弹的事,警告说日本还在做“大东亚共荣圈”的旧梦,这种军国主义后裔的冒险行为,周边国家绝不能坐视不管。俄罗斯也没给高市早苗好脸色看。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直接点破,高市早苗这是在搞历史修正主义,她嘴里那些反俄的话,跟所谓“想和俄罗斯关系正常化”的说法完全相反。绍伊古还戳穿了日本的真实处境:“新政府一门心思讨好美国,连本国利益都能扔到一边,这哪算什么平等盟友,说白了就是个附庸。”俄罗斯不光嘴上批评,还动了真格,11月11日就宣布无限期禁止30名日本公民入境,这算是对日本持续制裁俄罗斯的直接回应。之前日本冲绳北方担当大臣跑去“隔海视察”南千岛群岛,还说些不三不四的话,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直接把话挑明:“俄罗斯对千岛群岛的主权,根本没什么可争议的。”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美国的态度,作为日本一直倚仗的盟友,前总统特朗普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被问到中日这场风波,非但没给日本撑腰,反而直接划清了界限。他说“很多盟国根本算不上真朋友,搞贸易的时候从我们这儿赚的钱,比从中国那儿赚的还多”,末了还特意强调“我和中国的关系一直很好”。这番话不光让主持人意外,更戳破了所谓“盟友铁关系”的假象,真到了利益关头,谁也不会真为别人兜底。高市早苗的上蹿下跳,连日本内部都看不下去了,日本前首先鸠山由纪夫直接在社媒上发文:“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日本无权插手干涉。”甚至有不少日本网友直接在网上喊话搞事早苗:“立即辞职!”活脱脱一副“众叛亲离”的感觉。【评论区聊聊】你觉得高市早苗这个首相还能当多久?(信源:高市还在搞事?日本同时被四国痛批,一盟友划清界限!——中国新闻网)
亚洲各国国徽
亚洲各国国徽
美媒:一旦台海战争爆发,朝鲜决不放过驻韩美军,新账旧账一起算。早在2023年时,
美媒:一旦台海战争爆发,朝鲜决不放过驻韩美军,新账旧账一起算。早在2023年时,美国媒体就有预测,台海战争一旦爆发,对于美国来说,最大的威胁其实并不是中国,而是东亚的朝鲜。为何会有这样的结论呢?美国在亚太布了这么多年局,一朝落子,反倒让自己两线被夹,光是想象都能让五角大楼彻夜难眠。朝鲜不是一天对美国有气的。1950年那一仗,打得朝鲜半个国家都没了。停战70多年,连个正式的和平条约都没有签,从那天起,朝鲜就认定了,美国不是敌人,是死敌。每年6月25日,朝鲜都要上街游行,打横幅挂标语,反美斗争日从来没缺席过。对别人来说是历史,对朝鲜来说,那叫“还没完”。美国不光不道歉,还年年军演。什么“自由之盾”“乙支自由卫士”,一轮又一轮,韩美军队隔三差五就在朝鲜家门口演“斩首行动”,朝鲜能不炸毛?你天天举刀子在我面前比划,我不怕你我怕谁?金正恩的逻辑很简单:你威胁我,我就升级你看。核弹头造了,导弹也射了,2025年10月劳动党80周年阅兵,他直接把“火星”-20和“火星”-11Ma摆在广场上,打的就是给美国看的主意。别说吓唬人,这些年朝鲜的导弹射程越拉越远,技术越搞越精。美军在韩国的驻地,全都在射程之内。你说朝鲜没钱?他是没钱,但他知道怎么花得值。养不起航母,他就养导弹;没法建立全球基地,他就把火力集中在半岛。2023年他几乎每个月都试射导弹,一年下来,吓得日韩媒体都快没墨了。美军要真在台海亮剑,朝鲜可能比中国反应还快。因为对金正恩来说,那是天赐良机。你主力调走了?你后方空了?那正好,我朝鲜从来不是陪练,我要当主角。你别忘了,2023年美国国会的报告早就提过,驻韩美军才两万出头,一旦大批调往台海,谁来守住韩国?韩国自己都没底,韩联社那年就说了,美军一走,南韩防线就像筛子。战场不是下棋,哪有一步一步慢慢走的。真打起来,美国要从关岛、冲绳调兵,后勤线一拉老长。朝鲜一旦动手,就是斩断补给线,炸基地、袭港口、打机场,样样都能来。兰德公司那年做过模拟推演,说美军要是同时和中国、朝鲜两线作战,响应时间至少多30%,成本翻倍都不止。这仗还没开打,账本就已经爆表。最让美国头疼的是朝鲜的“不对称”。你有高科技,他有地道战;你靠信息化,他靠饱和式突袭。金正恩不在乎代价,他在乎效果。你打我一个军港,我回你十个炮阵地。你想精准打击,他就让你找不到目标。你要是敢斩首,他就敢先动手。朝鲜没有别的,就是有一股“你敢动我,我就玉石俱焚”的狠劲。到时候,朝鲜动手,不只是为了自己。1961年的《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还在那摆着呢。中国不一定插手,但只要朝鲜一动,美国就得分兵,中国这边压力立刻减轻。唇亡齿寒,不是说说而已。你想围堵中国,先得问问朝鲜同不同意。台海前线一热,朝鲜后院就烧起来了。中国一句话都不用说,朝鲜就能用行动告诉美国:这片天,还没你说了算。韩国也知道这点,所以这几年一直心神不宁。2023年《韩民族新闻》就写过,美军一旦调兵,韩国就得靠自己。可问题是,韩国打得起吗?朝鲜那边几十万常规部队加上核武,谁敢赌?2025年8月,韩军在边境打了一轮“警告射击”,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立马发声明,要求“立即停止挑衅”。这不是说说而已,是警告:一动手,就不留情。美国想的是“印太战略”,想着把中国围住,结果朝鲜告诉你:别忘了我还在这等着。你以为我沉默是服从?不,我是在等机会。你一旦开战,我就要算这笔账。从1950年打到现在,我还没找你清算。台海一乱,天赐良机,这仗,我不打不行。所以,2023年那篇美媒文章不是危言耸听。朝鲜不是配角,是主角之一,是那个你以为能忽视,但最后最致命的变量。他不看你有多少航母,不怕你有多少基地,他只管你有没有漏洞。而驻韩美军,就是那个最大、最明显的漏洞。你以为台海是中美之间的事,朝鲜告诉你:别忘了我还没下场。你以为只要挡住中国,后方就安全了,朝鲜说:我这就给你上点颜色看看。你以为历史是过去,金正恩说:不,这笔账,我现在就要算。美国自己都清楚,一旦两线开战,胜算就要打折。可问题是,局不是你能随便收的。一旦开了头,就得承受所有后果。而朝鲜,就是那个你最不愿面对、但最无法回避的后果。这才是真相。你以为的主战场,不一定是决胜的战场;你以为的敌人,不一定是最后压垮你的那一个。
韩驻华大使卢载宪,朝韩是共同追求统一,不必为朝鲜“两国论”动摇
韩联社上海、首尔10月20日电 韩国新任驻华大使卢载宪20日表示,韩朝是共同追求统一的特殊关系,不必为朝鲜所提出的“敌对两国论”动摇。10月20日,在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馆,韩国新任驻华大使卢载宪出席国会外交统一委员会国政监...
世界上最安全的两个国家,一个谁也打不过,一个谁也不敢打,世界纷纷扰扰,但有两个国
世界上最安全的两个国家,一个谁也打不过,一个谁也不敢打,世界纷纷扰扰,但有两个国家却安全感爆棚,其中一个谁也打不过,而另一个则是谁都不敢打,这两国分别是谁,又凭什么那么安全呢?说起全球安全排名,美国和蒙古绝对是两个极端例子。美国是那种硬碰硬的类型,谁想动它都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蒙古呢,则是夹缝求生的聪明玩家,谁都不敢轻易伸手。这俩国家在乱糟糟的世界格局里,愣是活得稳稳当当。美国靠的是砸钱堆起来的军事实力,蒙古靠的是地理位置和外交手腕。先聊美国。这家伙的安全感全建立在军力碾压上。2025财年,美国国防预算请求高达8498亿美元,这数字光听就吓人,差不多等于全球其他十几个国家军费加起来的总和。钱花哪儿了?主要砸在装备和部署上。美国海军有11艘核动力航母在役,这些大家伙不是摆设,而是随时能投射力量的移动堡垒。全球范围内,美国维持着750多个军事基地,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本有120个基地,德国119个,韩国73个,关岛也算一个重头。这些基地不是闲着,里面驻扎着17万多现役部队,随时能响应热点。拿最近的例子说,美国在俄乌冲突里的表现就典型。2022年以来,美国对乌克兰的军援总额超过600亿美元,包括标枪导弹、HIMARS火箭系统和F-16战机部件。这些援助不是白给的,好多通过外国军事销售机制走,帮美国军工企业赚了不少。冲突升级后,美国还趁机推销液化天然气到欧洲。2022到2025年,美国LNG对欧出口量翻倍,2025年前八个月就达6900万吨,占欧洲进口的近六成。欧洲能源短缺,美国高价卖气,不仅填了俄罗斯留下的空,还让欧洲更离不开北约保护伞。这套操作,说白了就是把危机变机遇,军费回流,实力更壮。再看红海那边的动作。2024年底到2025年,美国主导的“繁荣卫士”行动和“粗野骑士”行动,对也门胡塞武装目标进行了上百次空袭和海军打击。美英联手拦截了上千枚胡塞导弹和无人机,确保苏伊士运河航道通畅。光2025年头几个月,美国就花了上亿美元弹药,击落了数百架威胁目标。这不光护航,还卡住了中东到欧亚的能源要道,谁敢乱来,美国的航母群和驱逐舰就能第一时间顶上。这样的布局,让美国的影响力像蛛网一样,全球到处是触角。不过,美国的安全也不是铁板一块。高军费压得经济喘气,2025年军费占GDP比重超3.5%,国内社会矛盾堆积,党派撕扯不停。新兴国家崛起更添压力,中国制造业扩张,俄罗斯和中国联手挑战美国在太空和网络领域的领先。盟友体系也得花精力维护,北约分摊费用总扯皮。情报评估显示,2025年俄罗斯、中国、伊朗和朝鲜这些对手,正通过代理战争和网络攻击蚕食美国霸权。海军老化问题突出,舰艇平均服役30年,维护成本飙升。要是再来场持久战,美国的补给线和人力就得考验极限。转到蒙古,这国家安全起来完全是另一套路子。蒙古军队现役才9700人,总兵力包括预备役也就15万出头,装备多是苏联老货,全球军力排名98位。坦克400辆,大多是T-72型号,空军飞机不到10架。这实力,说句实话,搁哪儿都算弱鸡。可偏偏没人敢动它,为什么?地理位置太微妙了。蒙古国土156万平方公里,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中间,边境线长达4700多公里。想打蒙古,就得直面中俄两个大国,谁吃饱了撑着去趟这浑水?蒙古的聪明在于玩中立牌。2015年,蒙古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追求永久中立地位,虽然联合国还没正式认可,但这政策已经落地。蒙古不加入任何军事联盟,不站队俄乌冲突,也不掺和亚太小圈子。偶尔派小队去联合国维和,比如在刚果分发物资,刷点存在感,但绝不树敌。外交上,它走平衡路线,和中俄签贸易协定,同时跟美日欧谈资源合作。2025年,蒙古煤炭出口占GDP近四成,铜精矿占三成多,总出口额超100亿美元。中国拿走88%的矿产,日本汽车业离不开蒙古稀土。全球稀土储备里,蒙古占一席,铜矿2480万吨,煤炭332亿吨。这些资源就是护身符,谁动蒙古,谁的供应链就断。说到底,蒙古的安全是借力打力。夹在大国间,它成了天然缓冲区。中俄关系稳,蒙古就稳;资源需求大,蒙古就值钱。联合国也承认蒙古的无核武器地位,这在亚洲独一份,等于多层保险。当然,蒙古也有软肋。经济太单一,矿业占出口九成,2025年煤炭价格跌,出口下滑10%,GDP增长从8%降到6.3%。基础设施烂,乌兰巴托公路坑洼,电力靠进口。气候变化加剧干旱,牧业受冲击,失业率隐忧。外部风险更大,中俄关系一波动,蒙古外交就得微调。贸易不确定性高,2025年经常账户赤字预计12%GDP,财政漏洞明显。世界银行建议改革财政,分散风险,但执行起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