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被美国政府秘密封禁半个世纪的“预言书”,在2013年信息自由法案的推动下,终于揭开了一角神秘面纱。
原书284页的内容,仅有57页得以公开,其余部分被严密遮蔽。
这本名为《亚当与夏娃的故事》的著作,并非寻常的末世幻想,它将《圣经》创世纪传说、上古神话与地质现象融为一体,抛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论断:
地球每隔6500至7000年,便会经历一场足以毁灭文明的全球性浩劫。
为何一本“预言书”能让美国中央情报局如临大敌,封锁半个世纪?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末世真相?
故事的起点,要从这本书的作者陈·托马斯说起。
他生于1920年,拥有达特茅斯学院的本科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电机工程硕士学位,毕业后成为一名电气工程师。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托马斯曾参与麦克唐纳德道格拉斯航空公司的一项秘密计划,与一支小型科研团队共同调查不明飞行物现象,并试图揭示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麦克唐纳德道格拉斯公司是美国航空航天与国防领域的重要承包商,与美国军方和NASA关系密切,后并入波音公司。
这样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却对UFO和古代灾难抱有浓厚兴趣。
更令人称奇的是,托马斯自称拥有超感官知觉能力,甚至编写过相关指南手册,并声称曾与外星生命有过接触。
这些看似荒诞的经历,为他后来的“预言书”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1972年,托马斯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教授超感官知觉课程,广受欢迎。
或许是UFO秘密项目的经历,亦或是他自身的“超能力”,托马斯随后撰写了这本预言世界末日大灾变的著作,并于1965年由爱默生出版社首次发行。
出版后不久,这本书便引起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注意,并被列为禁书。
有传闻称,托马斯在参与UFO秘密项目时曾签署保密协议,未经允许出版此书,才导致CIA迅速介入,将其视为机密文件封存。
实际情况是,这本书一经出版便迅速从市面上消失,公开记录也难以寻觅,托马斯本人也因此失去了电气工程师的工作。
美国情报机构对一本预言书如此紧张,这不禁引发了人们对书中内容的质疑。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关于这本书的公开信息寥寥无几,甚至一度让人怀疑它是否真的存在过。
直到冷战结束多年后的2013年,事件才出现转机。
有人依据信息自由法案申请公开这本被封存的书籍,CIA被迫在其官网解密了部分内容。
然而,解密文件虽然标注日期为2013年6月24日,却直到2019年才真正公开,延迟了六年之久。
更令人费解的是,这份解密文件仅有57页,远少于原书的284页,其余大部分页码都被“已编辑”字样替代。
如此大规模的删减,无疑加剧了人们对书中隐藏真相的猜测。
尽管官方一再封禁和隐藏,托马斯并未放弃。
经过多年努力,他终于在1993年将修订版《亚当与夏娃的故事》重新出版。
这次由一家名为孟加拉虎的小型出版社发行,篇幅为232页,比传说中的初版少了52页。
正是因为删去了这些“敏感”部分,修订版才得以顺利问世。
在《亚当与夏娃的故事》中,托马斯提出了核心观点:地球极移和全球浩劫循环理论。
他认为,地球上的大陆与海洋并非永恒不变,而是经历过多次迅猛而剧烈的地壳位移,导致地球的南北两极发生突然改变。
这种巨变并非漫长的板块漂移,而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的灾难性事件。
每当极移发生时,地球便会遭受山崩地裂、超级地震、千米巨浪以及肆虐的狂风,绝大部分生命和文明成果在顷刻间化为乌有。
托马斯的灾变论与现代科学界主流的渐变论背道而驰,初听之下似乎荒诞不经,但深入推敲,却令人不寒而栗。
托马斯为他的理论提供了诸多“证据”。
首先是古地图。许多古老地图反常地描绘了南极未被冰雪覆盖的海岸线。
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曾对南极罗斯海冰心中的沉积层进行分析,发现直到6000年前,该地点仍有细粒且分选良好的河流沉积物,这表明当时的南极可能存在河流活动,即6000年前的南极并未完全冰封。
这意味着,在主流科学认为南极已冰封数百万年的时期,那里可能存在着一个足以测绘海岸线的高级文明。
如果6000年前南极尚未完全冰封,那么主流科学的渐变论将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进一步支持他的观点,托马斯引用了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发现。
在南极半岛和西南极地区的中生代及古新世地层中,科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植物化石,包括松树、蕨类、苔藓、银杏以及南半球特有的苏铁等。
这些植物通常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它们的出现,有力地证明了南极洲在遥远的过去曾拥有截然不同的气候,甚至接近热带。
而2025年6月的一项最新研究,更是在东南极深埋的地层中发现了棕榈树、花粉和河流沉积层,进一步印证了南极洲曾经是温带甚至亚热带生态系统的推测。这些证据与南极洲如今冰天雪地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果按照渐变论的观点,这种气候的剧烈变化需要漫长的时间。
托马斯认为,这正是地壳快速位移导致气候瞬间改变的证据。
同样令人震惊的证据也出现在北极地区。
在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层中,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猛犸象尸体。
这些猛犸象并非缓慢死亡后被冰封,而是呈现出瞬间被冻结的迹象。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它们的胃中,竟然还保留着未消化完的热带植物。
这意味着,这些猛犸象在被冰封之前,正在北极的温暖环境中享用着热带植物,然后在一瞬间,气温骤降至零下80摄氏度,将它们连同未消化的食物一同冰封。这种极端的、瞬间的气候变化,用渐变论很难解释,却与托马斯的“地球极移”理论完美契合:地壳的快速位移导致地理位置的瞬间改变,从而引发了毁灭性的气候灾难。托马斯通过对这些“反常”现象的深入研究,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地球上的大灾变并非偶然,而是周期性的,平均每隔6500至7000年就会发生一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