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们都很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致认为,教育上只有学生是最辛苦的,最值得关注的。其实教育上还有一个群体也应该被关注,那就是老师。
很多人说,老师是成人,既然选择了教师行业,就应该承受所有,何况现在哪个行业不辛苦?但问题是老师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老师心理有问题,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吗?
2025年截至目前,报道出来的已经有三位老师自杀了,我们来看看:

这还仅仅是报道出来的,没报道出来的估计还有。最关键的是这些自杀的老师都还很年轻,最大的不过49岁,最小的才25岁。为什么大家眼中轻松的工作竟能让年轻的生命选择自杀呢?其实老师的身心健康真的该引起人们的关注了。
目前老师的压力主要来自这几个方面:
第一:职称。每年职称评审季节,总有几个老师会暴瘦抑郁,因为职称真的太折磨人了,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心理承受极限。
放弃职称吧,意味着工资待遇会很低。评职称吧,真的会把人逼疯。要弄课题,要上公开课,就算有幸机会给你了,评审的过程也很折磨人,准备材料、上传材料、等待审核、答辩,每一个过程都不能出一点的差错。就算如此,职称还有过关率,很多地方明确表示最多不能超过90%,意味着有10%的人是不让你过的,就算你很优秀也不让你过。
职称伴随每个老师的一生,每位老师的职业生涯中都要经历多次职称评审,而且职称在工资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所职称就成了当下老师最大的噩梦,压垮老师身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在的学校,管理老师就像管理学生一样,给老师们不断施压,唯恐大家喘息一会。
首先是严苛的成绩考评,不但和老师的荣誉、绩效联系起来,甚至和职称也联系起来,为了自己的利益老师们也不敢放松。除此之外,学校对老师们的每一项工作都会进行考核评比,比如教案作业、路队卫生、大课间、教研活动等等。有些学校还会实行末位淘汰制,每学期考核倒数的老师让自己择校,或者学校不安排工作逼其离开。
学校竞争的残酷不亚于任何行业,对老师的压榨也不亚于任何行业。只是没人关注老师这个群体罢了,毕竟老师表面上看还是一份体面的职业,不但是国家公职人员,享受稳定的待遇,还有寒暑假的带薪休假。但只有老师们清楚,自己在领导眼中实际上就是牛马,没人关注老师们能否承受这种考核压力。

教育上女教师占大多数,但目前老师的工作量就算是男教师也难以承受。
首先工作时间超长,特别是初高中有早晚自习,老师每天在校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周末甚至也不能休息。
其次非教学任务过多,比如各种填表、搞宣传、巡河防汛、家访、各种会议等等。
最关键的是,要面对无数家长的诉求,稍微满足不了家长的需求,很可能就会被投诉,整天惶惶不可终日。
这么繁重的工作,请假还不好请,层层审批不说,还要自己调好课学校才批假,很多老师都是带病上课,身体积劳成疾,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很多人对老师有心理问题不以为然,反正大家是成人,适应不了工作就辞职。但很多人都忘了,老师是和你孩子待的最长时间的人,他们的心理时刻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理。
一个老师长期心理压力过大,对学生也不会有耐心和爱心,还可能精神暴力学生,把自己无处释放的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最可怕的是,学生和这样的老师还要相处很长时间,可想而知,学生心理自然也会出现问题。
所以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就应该首先给老师们减负减压,让老师们在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工作,乐观的老师才能教出乐观的孩子。

几位老师自杀引不起大家的关注,可能更多老师出现问题很多人也不以为然。但我们必须看到,这是已经发生的事实,说明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学生和老师都该被重视,因为他们是密切相关的群体,只有老师健康了,学生才会更健康,从这意义上讲,关爱一下我们的老师吧!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