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高市对中国语无伦次,日本首相已经失了分寸

文|高强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学硕士高市早苗对中日关系的最新表态,已经差不多达到了“语无伦次”的地步。引发中日外交风波后,高

文|高强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学硕士

高市早苗对中日关系的最新表态,已经差不多达到了“语无伦次”的地步。

引发中日外交风波后,高市早苗终于没法再躲,她马上就要去南非参加G20峰会,临行前,她接受媒体采访,在中日关系上发表了一番堪称“语无伦次”的声明。

高市先说日本希望与中国建立所谓的“建设性关系”,还回顾了早些时候的中日会晤,强调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想法“不变”。

只是从她最近的言行来看,这些辞令谈不上有多少说服力,何况连基本逻辑都没有。

至于台湾问题,高市早苗是这么说的,尽管双方存在分歧,但是日本对此的立场“没有改变”。其实到这个时候,媒体再去追问高市早苗,是否撤回先前的“台湾有事”谬论,已经没有意义。高市也不会给出是或否的回答,她的行动已经说明了一切。

到了这时候,她反而知道照本宣科地念稿了。当媒体问及,什么样的情况对日本构成“存亡危机”,高市早苗的回答是,将根据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并考虑到每种实际情况的具体情况,做出“全面判断”。

事到如今,这种模棱两可的论调,已经起不到缓冲遮掩的作用了。因为国会答辩的时候,高市早苗已经越过了那道红线。作为日本首相,她如果连“祸从口出”的自觉都没有,又奢谈什么“全面判断”呢?

所谓的“没有改变”,可以有很多种解读方式,可以是日本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没有改变,一切都能以“个人观点”的形式遮掩过去,最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可以是高市个人的想法没有改变,依然打算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将邻国内政,作为给日本军事松绑的借口。

可以说,高市政府,已经在中国这里失去了信用,一步步将中日关系推向了最糟糕的局面。

本来高市早苗的极右翼形象,以及她之前否认历史罪行,为军国主义招魂的种种负面言行,已经在外交上留下了一个无比糟糕的第一印象,更是与中国打交道时的沉重报复。

正常的做法,应该是谨言慎行,收敛其议员时期的极右翼做派。不过高市早苗也只是安分了一段时间,到了国会答辩这一重大场合,立刻就暴露了本来面目。

说是重大场合,其实也就是政治上的例行公事。在野党姑且这么一问,首相姑且这么一答,这套流程过去上演了好几次,念念稿就能走完的流程,到了高市这里却变得空前复杂。说白了,都当上首相了,很多事情,都不能用“个人观点”草草遮掩过去了。

石破茂想修复中日互动,都要与“台湾有事”划清界限,并在历史问题上端正态度。这下倒好,前任好不容易让中日外交回到了正轨,又让高市带偏了,而且倒退幅度远胜于前。

对高市的言论,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很明确,要把对华承诺体现在实际行动上,立即收回错误言论。

意思很清楚,中国要的不是虚无缥缈的表态,而是明确的行动,收回错误言论是最基本的前提,而且还得在外交上“自重”。

偏偏这又是高市最不可能拿出来的,她不可能再做更激进的表态,让事态进一步升级,但也不会这么快收回之前的挑衅言论,因为这会丢掉她在极右翼的基本盘,提前断送自己的仕途。

话虽如此,这场风波持续延烧下去,同样是在透支高市早苗的政治资本。

自民党如今在国会不占多数,全靠和维新会“右上加右”,才勉强保住执政地位,高市这个首相,谈不上坐得有多稳当,这时候更需要稳健执政,而不是挑起与邻国的外交冲突,平白增加新政府的内政外交成本。

现在为了收拾烂摊子,内阁集团和官僚系统都在互相指责,前者坚称是首相官邸的工作人员没有尽到提醒义务,让高市早苗没有意识到可能的后果;后者则辩解说,他们已经给过建议了,首相不听也没办法。

看得出来,两边都不想承担责任。可这种情况总不是个办法,一直被中国反制,日本接下来的经济政策还怎么开展?可高市早苗又拒绝收回言论,可不就是一根筋两头堵吗。

别看高市内阁在民调上的支持率一直保持在高位,但这种虚高、非理性的数据,与割裂的舆论场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野的各党派,乃至于自民党内的稳健派,都在强调高市得罪中国“不合时宜”“有失分寸”,纷纷主张冷静应对。同时在日本战略界,也不乏对高市的批评声。

战报会说谎,但是战线不会,到了这时候,日本政府若指望民调支持率来为自己兜底,无异于“饮鸩止渴”。

评论列表

总要有个名字
总要有个名字 3
2025-11-21 21:47
非常恶心的事情,在国会讨论台湾问题,一个敢问一个敢答,问出来的那个都要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