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议员说,二战时期,如果不是美国和俄罗斯出兵,中国已经被日本灭族了,整个中国领土都成为日本领土,所以中国应该敬畏日本。胡说八道,这是什么逻辑!你侵略我们的国家,你的阴谋没有得逞,中国即便感谢,也不会感谢你、敬畏你,你们军国主义“算个屁”。 这种罔顾历史的言论,究竟是对史实的无知,还是刻意的歪曲? 1940年的东北林海,零下四十度的寒风卷着雪粒,杨靖宇将军靠树皮和棉絮充饥,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当敌人剖开他的腹部,看到的只有未消化的草根与树皮,这便是所谓“等待他人拯救”的真相? 1937年淞沪会战,七十万中国士兵用步枪和手榴弹对抗近三十万装备飞机大炮的日军,每小时伤亡上千人的血肉磨坊里,他们硬是把“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砸得粉碎;日军在此折损近十万人,速胜美梦化为泡影,这难道是“坐等他人帮忙”的模样? 整个抗战期间,中国战场像一块巨大的吸铁石,死死粘住了日军的主力。1938年底日军34个师团中,32个被钉在华夏大地,占比高达94%;即便太平洋战争爆发,仍有35个师团被牵制于此,他们哪来的兵力“灭族”? 有人将胜利归功于美国原子弹与苏联出兵,这固然加速了进程,但彼时的日军早已在中国战场耗尽元气——关东军精锐早已调往太平洋,留在东北的多是老弱残兵;美国援华物资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不及英国的三十分之一,苏联更是早年与日本签订中立条约,直到1945年8月才出兵。 中国百姓从未屈服,地道战让鬼子分不清东西南北,地雷战炸得他们寸步难行;即便占领城市,农村根据地的粮食他们抢都抢不饱,补给线天天被炸,早就被拖得没了脾气,所谓“灭族”不过是侵略者的痴人说梦。 这背后的因果链清晰可见:中国战场牵制日军主力,使其无法全力投入太平洋战场,更无力进攻苏联;这种战略牵制,不仅为反法西斯同盟争取了时间,更直接削弱了日军的战争潜力——没有中国的十四年浴血奋战,二战的进程或许会改写。 短期看,这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回击;长远而言,它提醒我们:和平从非祈求得来,唯有自身强大才能守护尊严。 当日本议员空谈“敬畏”时,可曾想过:是谁用三千五百万同胞的牺牲换来了正义的曙光?是谁以血肉之躯拖住了法西斯的铁蹄?历史不会忘记,中国更不会忘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