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两个数字两个笑话:博士从高不可攀到“批发价”

今年,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两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数字:某高校一年招收 5000 个博士,以及 某地博士招聘月薪“高达”4500 元。这两个数字搁在一起,就像两个互相嘲讽的段子,精准刺穿了当下学历通胀的荒诞现实。 先看 “5000 个博士”。博士曾经是什么?是凤毛麟角,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选出的少数,是家庭与个人十余年积累的学术结晶。而如今,一个高校一年轻轻松松批发 5000 个博士名额——这规模,不像是做科研,更像是做流水线生产。博士原本是个性化培养,是需要研究课题、科研训练、学术积累的过程,可现在数量膨胀到这个级别,还谈什么严谨、品质与学术门槛? 博士正在从“稀缺资源”变成“可量化指标”,从“学术顶点”变成“招生规模”。数量膨胀得过于轻率,质量还能保持得从容吗? 再看另一头的“4500 元博士薪水”。如果不是官方发布,大概会被当成段子手编出来的冷笑话。但它确实真实存在:博士学历、科研经历、发表文章、掌握专业技能……所有这些要求堆在一起,最后开出的工资,却只比一线城市的保安薪水高一点点。博士十几年高投入换来 4500 的回报,不是人才浪费,是明晃晃的知识贬值。 5000 与 4500,一个是数量爆发,一个是价格崩盘。两者相加,就是博士身份在社会中的全面塌方。从“高不可攀”到“随处可见”,从“头衔荣耀”到“按最低价招聘”,博士不再是象征学术权威的名号,而正在变成学历市场里一张逐渐失去光泽的纸。 更令人感慨的是,这两个数字并非偶然,而是整个社会结构性问题的缩影——学历被当成门槛,学校把博士当成资源指标,而用人单位则把博士当作廉价劳动力。 博士的数量暴涨,价值暴跌,这不是博士的问题,而是教育体系、社会评价体系、人才使用体系共同造成的结果。两个数字、两个笑话,却笑不出来,因为它们真实得让人心凉。 现在的问题不是博士越来越多,而是博士越来越不值钱。未来,博士会不会像硕士一样,从“高端人才”变成“普遍配置”?这两个数字已经给出了令人不安的答案。

评论列表

再生英雄2004
再生英雄2004 2
2025-11-16 20:04
怎么不请你当校长???胡说八道,你想去人家bu yao ni
再生英雄2004
再生英雄2004 1
2025-11-16 20:04
交大的博士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