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科技园一印度员工的事,戳中很多人心里的弦——不是排外,是反感特权!据媒体报道,他拒缴物业费、私拉电线,却要孩子上“纯外籍班”,还住着人才住房,优越感都快溢出屏幕了。 这事儿可不是孤例。2023年深圳就有外籍人士因拒缴物业费,直接被取消住房资格。一边享受着政策红利,一边耍着特权,哪是什么“国际友人”,分明是“规则双标人”。 深圳的人才住房政策,本是为吸引全球人才,可总有人想钻空子。据统计,深圳2023年人才住房申请量超10万套,但审核中发现,像这样不守规则的申请者不在少数。 这背后,是某些人打着“国际”旗号,想占尽便宜。他们算盘打得精,一边享受中国发展红利,一边不履行义务,把规则当儿戏。 本质上看,这是对公平的挑衅。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哪能因身份不同就搞特殊? 大国博弈,人才是关键。但吸引人才,靠的是公平环境和真诚态度,不是特权和双标。 真正的关键,在我们自己。只有守住规则底线,才能让人才政策真正发挥作用,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