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从小区门口的菜市场过,瞅见一个头发都白了的老奶奶在摆摊卖自己种的青菜。她面前摆着好几把小白菜,叶子有点蔫头耷脑的,带着点泥土的根须,看着没那么水灵,标价写着两块钱一把,不算贵。我蹲在旁边挑了挑,选了把看着新鲜点的,老奶奶赶紧从随身的布兜里掏出个塑料袋,双手还在抖,突然抬头说:“姑娘,这把送你了。” 后来跟她聊了几句才知道,她儿子在外地城市里打拼,老伴去年冬天走的,种菜是她现在唯一的念想 —— 从翻地到浇水,都是她跟老伴以前一起干的,现在自己一个人守着这点活儿,就当是跟老伴说说话。我坚持要给,说不能白拿老人的菜,她才收了钱。临走时我又挑了两把稍微精神点的,老奶奶脸上的皱纹都堆起来了,笑得眼睛都没了,非要塞给我几个自家腌的、看着就流油的咸鸭蛋。 这事儿啊,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小时候外婆家的菜园子。那时候刚从地里摘的青菜,带着露水,外婆总先挑最好的给我和表哥表姐,自己啃硬邦邦的老菜帮。现在日子越过越红火,冰箱里啥菜都有,却好像很难再碰到这样掏心窝子的实在心意了。我们每天都在往前赶,上班、下班、带娃、拼事业,好像总在忙,都忘了停下来闻闻菜叶子上的露水香了。 你有多久没跟路边摆摊的大爷大妈说句话了?他们摆的哪是菜啊,是把日子过成了带着烟火气的诗。下次路过,不妨多问一句 “这菜怎么卖呀”,说不定你会发现,那些带着泥土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