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1月4号,日本的新任外相茂木敏充,举办了上任以来的第1次新闻发布会,并且正式回

11月4号,日本的新任外相茂木敏充,举办了上任以来的第1次新闻发布会,并且正式回应了高市早苗首相在韩国APEC峰会期间与台湾代表会面的情况。 那么日本到底说了一些什么?这会影响日本和台湾出席明年在中国深圳举办的APEC峰会吗? 首先,茂木敏充的回答主要侧重了两个方面。 先把中方的立场怼回去,再拿“老规矩”当挡箭牌。 他嘴里说的不违背1972年《日中联合公报》,其实是把当年中日建交时定的规矩给拆解出了新花样——当年公报里明明写着日本得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只能和台湾维持民间往来,结果到他这儿,高市早苗作为首相和台湾代表的会面,硬是被包装成了“非政府工作关系”,这话说出来连他们自己恐怕都得偷偷乐,毕竟“首相级别的民间互动”这种说法,着实有点考验大家的理解能力。 更有意思的是,他还搬出1998年的《中日联合宣言》来撑腰,说日方一直遵守“只同台湾维持民间和地区性往来”的承诺,可这“工作关系”和“民间往来”的界限在哪儿,估计也就日本自己能说清楚,毕竟当年签宣言的时候,可没说首相能亲自下场和台湾代表碰面。 至于他强调的“过去多次在APEC会面”,倒还真不是空口白话,这事儿能追溯到APEC刚接纳台湾的时候。 1991年中国和APEC签的谅解备忘录里写得明明白白,台湾得用“中国台北”的名义参会,派的代表还得是经济领域的官员,“外长”之类的根本没资格到场,从1993年西雅图峰会开始,台湾去的不是“经建会主委”就是“经济部长”,后来才偶尔派连战这种身份的人去。 日本就是钻了这个“经济互动”的空子,早年在大阪、横滨这些APEC主办地,就有日本经济省的官员以“对接经贸事务”为由和台湾代表碰面,甚至2010年横滨峰会的时候,日本官员还和萧万长搞了个“非正式茶叙”,事后也对外宣称是“民间层面的经济交流”,这套说辞简直成了他们的万能模板,每次用都屡试不爽。 要说这些操作对明年深圳APEC的影响,其实从APEC的老规矩里就能看出门道。 这组织本身是经济论坛,当年为了让中国加入,在台湾问题上定了一堆条条框框,本质上就是不想让政治争议搅黄经济合作。 当年1993年美国想把APEC改成“亚太经济共同体”,中方硬是把大写的“Community”改成了小写的“community”,逼得美国高官都得低声下气求让步,最后也没影响各国参会;1994年有人想绕开高官会搞“私人代表会”,中方带头反对给否决了,照样没耽误茂物峰会开得热热闹闹。 台湾这些年在APEC的位置一直没变,从彭淮南到张忠谋,再到后来的萧万长,不管谁去都得守“中国台北”的规矩,日本再怎么和台湾代表碰面,也不敢让台湾越这个红线。 更关键的是,日本心里比谁都清楚,真要是因为这点事影响了深圳APEC的参会资格,亏的是他们自己。 APEC里的经贸合作蛋糕不小,日本的汽车、电子企业在华市场的利益,可比和台湾搞点“象征性互动”重要多了。 之前2001年上海APEC的时候,中日关系也有摩擦,可日本照样派代表参会,台湾去的彭淮南也没敢搞出什么花样。 再说了,联合国早就明确定性“台湾是中国的省”,日本1972年就签了公报承认这一点,真要是敢在APEC上搞“台独”小动作,先不说中方不答应,其他经济体也不会陪着他们胡闹,毕竟没人想得罪中国这个大市场。 所以茂木敏充才会反复强调“立场没有改变”,这话既是说给中方听的,也是说给国际社会听的——意思是我们没突破底线,就是按老规矩来,你们别过度解读。 这种“既想蹭互动的热度,又不想担破坏规则的骂名”的心态,把日本外交的那点小心思暴露得明明白白。 明年深圳峰会,日本该派人还得派人,台湾也照样是以“中国台北”的身份来,毕竟APEC的规矩摆在哪儿,日本再想折腾,也不敢真把这经济论坛变成政治博弈的战场,不然最后丢面子又丢利益,这笔账他们算得比谁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