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冲动是魔鬼!”河南许昌,女子和丈夫办离婚,因孩子抚养权没谈拢,女子开车带着弟弟

“冲动是魔鬼!”河南许昌,女子和丈夫办离婚,因孩子抚养权没谈拢,女子开车带着弟弟、女儿要走,丈夫跳上车前盖,一脚踹碎挡风玻璃,阻止她离开。女子下车和丈夫厮打,小舅子拿出提前准备的尖刀,对着姐夫的头部、胸部连续猛刺,女子见大事不好,立马夺下刀,可丈夫还是死了,这下悲剧酿成了,法院一审这样判了。 在河南许昌,一场围绕“保护”展开的家庭纠纷,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彻底的毁灭。 它没能保护任何人,反而像一把失控的利刃,刺穿了每一个卷入其中的家庭成员。 这场悲剧的引爆,是从一些冰冷的物件开始的。 岳女士因为丈夫张某过往的骚扰行为——比如用力拍门、大声叫嚷吓哭女儿——内心充满了恐惧。 去办离婚手续那天,她心里没底,便叫上了自己的弟弟岳某陪同,图的是有个男人在场能“壮胆”。 但弟弟带来的“胆量”,却是一把尖刀和一个U型锁。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心理安慰了,而是将一场家庭矛盾的调解,预先设置成了一场武装对峙。 这把本应藏起来的刀,将一个弟弟从姐姐的后盾,变成了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矛盾在民政局门口彻底点燃。 由于孩子的抚养权问题未能达成一致,岳女士便带着女儿和弟弟打算上车离去。 张某不肯罢休,他猛地跳上汽车引擎盖,一脚踹碎了挡风玻璃。 在他看来,这或许是“保卫”自己做父亲权利的最后挣扎。 这一脚,成了压垮一切的最后一根稻草。 岳女士下车与丈夫扭打起来,她要“保卫”自己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混乱中,她向车内的弟弟高喊求助。 于是,那个一直隐忍的弟弟,带着准备好的刀冲了出来。 他用最极端的方式去“保护”姐姐,对着姐夫的头部和胸部猛烈捅刺。 即便张某已经倒地、毫无反抗能力,他的刀也没有停下。 整个过程,环环相扣,每个人都在用自己扭曲的方式“自卫”,却共同点燃了一场无法挽回的烈火。 直到姐姐哭喊着上前夺下他手中的刀,这场疯狂的“保护”才戛然而止。 可此时一切都已回天乏术,张某当场便失去了生命。 法庭上,岳某声称“只是想吓唬他”,但这苍白的辩解在铁证面前不堪一击。 法院认定他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提前准备刀具,是有预谋;在对方失去反抗能力后持续施暴,则彻底越过了防卫的界限。 法律对“保护”有着清晰的界尺,任何初衷都不能成为滥用暴力的借口。 今年8月,一审判决下来,岳某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法院考虑到了张某踹碎玻璃的过激行为有一定的激发作用,也认可了岳某的自首情节,但这些都无法改变他蓄意杀人的本质。 岳某不服,已经上诉,案件将在11月5日迎来二审。 回头看,这场以“保护”为名的悲剧,究竟保护了谁?弟弟从保护者沦为阶下囚,人生被铁窗禁锢。 姐姐承受着丈夫死亡、弟弟入狱、女儿失去父亲的三重打击。 而那个在车里目睹一切的孩子,她的世界又该如何重建? 家庭矛盾本该用理性和法律来化解,可他们却选择了最原始的暴力。 这把名为“保护”的刀,最终没能斩断任何麻烦,反而割裂了所有的亲情与希望,留下一个无人幸免的悲剧闭环。 信源:极目新闻2025-10-29 女子与丈夫争夺孩子抚养权起冲突,其弟弟持刀捅死姐夫 一审被判死缓,二审将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