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美谈判提前结束,中国知道美国底牌出尽,不怕特朗普言而无信! 10 月 26

中美谈判提前结束,中国知道美国底牌出尽,不怕特朗普言而无信! 10 月 26 日周日下午,吉隆坡的中美第五轮经贸磋商突然提前收工了。 原定要从 25 日谈到 27 日,整整三天的议程,结果两天就画上了句号。 这事儿乍一看有点突然,其实仔细琢磨就懂了 —— 根本不是谈崩了,反而是谈得太顺。 双方没陷入之前那种你扯我拽的僵局,反而把所有核心议题都摊在台面上,还快刀斩乱麻地拿出了能落地的妥协方案。 这场景正好印证了一句话:当两边的底牌都亮得差不多了,就不用再耗着互相试探,妥协来得比谁都快。 之前的四轮经贸磋商,说穿了就是在绕圈子。 美方今天找个由头加码,中方明天就针对性反制;等中方反制落地,美方又换个新借口再加码,一圈圈下来,核心问题没解决,反而耗着双方的精力。 但这次吉隆坡会谈不一样,关键就在于中国拿出了压箱底的硬招 —— 稀土。 这一下直接打乱了美方的节奏,也逼着他们不得不收起之前的敷衍,认真坐下来找利益交换的锚点,而不是再像过去那样耍花枪。 今年以来,美方为了施压,其实出了不少看似凶的招。 一会儿搞 “芬太尼关税”,一会儿加 “港口附加费”,还有什么 “301 船舶收费”,硬是把这些本该正常合作的议题,都往政治上扯。 但中方心里门儿清,这些招看着吓人,其实都是纸老虎。 就说芬太尼吧,中国早在好几年前就把所有芬太尼类物质全列管了,正规出口渠道早堵得严严实实,美国国内的问题,根本不是中国出口的锅,这招根本伤不到中国。 再看港口附加费,中国外贸企业早有准备,中欧班列、东南亚的替代港口都用得顺顺当当,真没受多大影响。 美方真正怕的,是中国手里的稀土。 全球 92% 的稀土精炼产能都攥在中国手里,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数字,是实打实的产业控制力。 而且稀土不是普通矿产,是美国高科技和军工的 “命门”——F-35 战机的发动机叶片、导弹的制导系统、新能源汽车的永磁电机,甚至芯片制造里的某些关键材料,都离不开高纯度稀土。 更关键的是,稀土不是挖出来就能用,得靠精炼。 中国能把稀土精炼纯度做到 99.99%,但美国自己的工厂,最多也就做到 99.5%。 别小看这 0.49% 的差距,反映在军工上,导弹的制导精度就得差上百米。 反映在高科技产品上,芯片的性能、电机的效率都会打折扣,这是美国自己补不上的技术短板。 也正是因为看明白了这一点,中国才不怕特朗普言而无信。 不是说相信美方的承诺,而是中国手里有实实在在的筹码,不管美方后续会不会变卦,中国都有应对的底气。 要是美方真敢翻脸,先不说稀土供应的问题,单说中国在稀土下游产业的优势,美国也绕不开。 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永磁材料生产国,占全球产能的 80% 以上,美国车企要的永磁电机、军工要的精密元器件,很多都得从中国买。 就算美国能找到稀土矿,没有下游的加工能力,还是白搭,总不能拿着一堆粗矿当宝贝。 其实大国博弈从来都不是比谁的嗓门大,而是比谁手里的硬货多,比谁的产业链韧性强。 接下来不管美方会不会有反复,中国心里都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