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要抢走台湾一半芯片产业的勒索,赵少康向大陆发出质问:“你们为什么不出来讲

静雅书声破卷绵 2025-10-07 21:55:49

面对美国要抢走台湾一半芯片产业的勒索,赵少康向大陆发出质问:“你们为什么不出来讲话,说只要台湾不独立就不打他?” 自2020年代以来,随着亚洲在先进制程技术上的突破,美国在芯片制造环节的全球占比持续下滑。为重夺产业控制权,美国政府相继推出《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过补贴、出口管制等手段,迫使台积电、三星等企业赴美设厂。 此次“五五分”方案,本质是将台湾作为技术转移的“中转站”——既要求企业将最先进的3纳米、2纳米制程产能迁至亚利桑那州,又通过《国防授权法》限制其向大陆出口高端设备,试图彻底切断台湾与大陆产业链的深度绑定。 面对美国的强硬施压,台湾当局的应对显得矛盾而被动。民进党虽以“台美关系”为政治生命线,却不敢公开反抗美国的经济勒索,转而通过“保密协议”掩盖产业流失的真相。 而国民党内部则出现分化:部分人士主张以“经济依赖”换取美国支持,另一部分则试图通过两岸关系缓和降低风险。赵少康的质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他声称,若大陆明确表态“不武统”,台湾将获得更多谈判筹码,甚至可能阻止美国的技术掠夺。 但这一逻辑存在明显漏洞。首先,美国对台湾芯片产业的收割,本质是科技霸权与产业空心化的矛盾爆发。当美国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优势被亚洲追赶时,其选择不是提升自身竞争力,而是通过“技术移植”维持领先。 这种掠夺式合作,与台湾是否承诺“不独”毫无关联。其次,赵少康的质问隐含一个危险前提:将大陆的克制视为可交易的筹码,却忽视了美国对台湾产业的控制早已超越政治立场。 即便台湾宣布“独立”,美国仍会以“安全威胁”为由继续施压;反之,台湾的妥协也换不来美国的仁慈——历史上,日本半导体产业因《美日半导体协议》衰落、法国阿尔斯通被通用电气收购的案例,早已证明技术霸权下的“平等合作”只是幻象。 更值得警惕的是,赵少康的言论暴露出国民党内部“亲美派”的深层困境,他们将美国视为制衡大陆的关键力量,却忽视了美国对盟友的“工具化”利用,他们试图通过“不独”换取发展空间,却低估了年轻一代对“中国认同”的疏离——民调显示,台湾90后中超过60%认为自己是“台湾人”而非“中国人”,这种身份认知的断裂,远非政治承诺所能弥合。 这场风波的最终走向,或许取决于三个变量的博弈:美国技术焦虑的缓解程度、大陆在芯片领域的突破速度,以及台湾内部对产业自主的觉醒。 但可以确定的是,将责任转嫁给大陆、幻想通过外部承诺换取产业安全的逻辑,既无法阻挡美国的技术掠夺,也解决不了台湾的身份困境。当芯片产业的“护国神山”被逐步掏空,台湾失去的不仅是经济命脉,更是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这场争议背后,折射出的是小经济体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困境。当技术成为武器、产业成为筹码,台湾的政客们是否该思考:真正的安全,究竟来自外部的承诺,还是自身的战略清醒?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0 阅读:108

猜你喜欢

静雅书声破卷绵

静雅书声破卷绵

静雅书声破卷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