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正在加紧逃离;而日本只能等待灭亡!还以为中国抛售美债,只是普通操作?错了!真

静雅书声破卷绵 2025-10-07 18:00:55

东大正在加紧逃离;而日本只能等待灭亡!还以为中国抛售美债,只是普通操作?错了!真相是,我们正踩着俄罗斯 3000 亿资产被冻结的血泪教训,抢在美国信用崩盘前跳船!可再看日本,揣着 1.15 万亿美元美债当宝贝,7 月还追加 38 亿增持,成了下一个,即将被美国“活埋”的陪葬品! 自2022年起,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已从1.06万亿美元降至7700亿美元左右,降幅超过27%。这一动作与俄罗斯3000亿美元海外资产被冻结事件高度同步——当时美国以“制裁”为由,直接冻结了俄方在美资产,相当于给全球持有美债的国家敲响了警钟。中国显然从中吸取了教训:当美国将金融工具武器化时,任何国家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 而日本的选择则显得“固执”。作为美债第二大海外持有国,日本目前持有1.15万亿美元美债,7月还增持了38亿。这种“逆势操作”背后,是日本对美元体系的深度依赖——其外汇储备中超过90%为美元资产,贸易结算也高度依赖美元。 但问题在于,美国当前的债务规模已突破35万亿美元,财政收入仅能覆盖利息支出的60%,信用风险正在累积。日本此时增持,无异于在火山口上加柴。 中国的“跳船”逻辑其实清晰:美国信用崩盘的代价,中国不愿独自承担。2023年,中国连续七个月减持美债,同时将外汇储备多元化,黄金、欧元资产、人民币国际化结算比例均显著提升。 更关键的是,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和本币互换协议,构建了独立于美元的贸易网络。这种布局不仅降低了对美元的依赖,更在为可能的“去美元化”浪潮提前铺路。 反观日本,其处境更为被动。作为美国在亚洲的重要盟友,日本在军事安全上依赖美国保护,经济上则被绑定在美元体系内。但美国对日本的“保护”是有代价的:当美国需要转移国内矛盾时,盟友往往成为牺牲品。 例如2012年日本央行被迫干预汇市,2023年又配合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这些动作都让日本在经济上付出了代价。如今增持美债,更像是用真金白银为美国的债务扩张买单。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日本的经济结构已无法支撑其美元依赖。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日本国内消费萎缩,出口又因全球产业链重构而承压。 此时继续增持美债,相当于将本就脆弱的财政安全寄托在一个信用风险日益升高的国家身上。而中国则通过减持美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将经济安全的主导权握在了自己手中。 这场“逃离”与“坚守”的对比,本质上是两种战略思维的碰撞。中国选择的是“风险对冲”——通过多元化配置降低单一货币风险;日本则延续了“安全依赖”——用经济利益换取政治保护。 但历史经验表明,当大国博弈进入深水区时,经济上的“站队”往往比政治表态更致命。俄罗斯的教训就在眼前:3000亿美元资产被冻结,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一个国家金融主权的丧失。 如今,美国的债务钟仍在滴答作响,而全球资本的流向已悄然改变。中国正在用行动证明:在美元体系可能崩塌的前夜,提前跳船比被动等待更明智。 而日本的选择,或许将在未来某个时刻,成为全球经济史上的一个警示案例。当美国信用真正亮起红灯时,谁会是最后一个“陪葬者”?这个问题,值得所有持有美债的国家深思。对此,你怎么看? 信息来源: 华尔街见闻2025-09-19日本7月所持美国国债增加38亿美元,至1.2万亿美元。

0 阅读:0
静雅书声破卷绵

静雅书声破卷绵

静雅书声破卷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