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一名小伙表示:虽然我不喜欢日本,但要实话实说。本人在日企干过,每天8小时,含

冷紫叶 2025-10-04 17:36:25

网上一名小伙表示:虽然我不喜欢日本,但要实话实说。本人在日企干过,每天8小时,含中午吃饭和休息1小时,其余的超出5分钟以上就开始计时,算加班费,平时1.5倍,周末2倍,节假日3倍! 日本有部《劳动基准法》,这法律把上班时间卡得很死,原则上就是一天8小时、一周40小时,每周还必须给一天休息时间。要是企业敢随便突破这个线又不按规矩来,等着的就是6个月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30万日元的罚款,这处罚力度真不算轻。 当然不是完全不能加班,但得走正规流程,企业得跟员工这边的代表签个“36协定”,因为这规矩出自法律第36条才这么叫。这协定可不是老板和员工私下拍脑袋定的,得是半数以上员工参与的劳动组合,或者大家选出来的代表才能签,里头得写清楚哪些人适用、能用多久、为啥要加班,连工作日加多久、休息日加几天都得列明,签完还得给劳动基准监督署备案才行。 就像小伙感受到的加班费标准,这也是法律硬规定的,不是企业想给多少就给多少。而且加班时间有明确上限,每月不能超45小时,一年累计下来最多360小时。就算遇到突发情况业务暴增,得临时加活儿,也得跟员工商量,例外情况最多持续6个月。单月加班顶破天不能超100小时,而且连续两到六个月的平均时长还得控制在80小时以内。 有意思的是,这两个数字刚好跟日本厚生劳动省划定的“过劳死线”重合,只要月加班超100小时,或者半年平均超80小时,员工要是因为心脑疾病出问题,就能认定和加班有关,这也是为啥企业不敢随便往上限凑。 早年日本的加班文化其实比现在严重多了,“社畜”这词就是从那儿来的,形容上班族被公司当牲口一样压榨,“过劳死”“过劳自杀”的新闻以前常听说。后来实在顶不住了,才在2019年搞了劳动方式改革,把之前只是政府告示的加班上限正式写进法律,这才有了现在相对规范的样子。 不光管加班时长,法律还逼着企业主动问员工要不要休带薪假,只要员工能休10天以上,企业就得至少给5天假,不像以前得员工自己开口,碍于“年功序列”的企业文化,好多人根本不好意思提,导致一半以上的人休不上年假。 现在这制度在日本是全面铺开了,2019年先从大企业开始执行,第二年就扩到了中小企业。只有建筑工人、医生这些劳动力短缺的行业给了五年缓冲期,还有咨询师、金融交易员这类高收入高技能岗位,属于“高度专业制度”范畴,不在加班限制里。连加班费的费率都有讲究,月加班超60小时的部分,费率还得往上提至少50%,就是为了逼着企业少让员工超时干活。 在华的日企基本也沿用了这套规矩,毕竟是母公司传下来的管理体系,加上国内劳动监察也越来越严,企业不敢随便糊弄。小伙感受到的“超5分钟就算加班”,其实是这套制度里“精准计时”的体现,很多日企都用电子考勤系统,上下班时间卡得特别准,就是怕踩法律红线。 反观咱们身边有些企业,要么是加班不给钱,要么是搞“隐形加班”,下班了还得盯着工作群,回复慢了就被说消极怠工,对比之下就更显得日企这套规矩的可贵。 当然这制度也不是完美的,比如有些企业钻空子,签“36协定”时直接把加班时长定在99小时,就差一点到100小时的上限。还有日媒报道过,刚开始执行加班限制时,有些企业考核方式没变,员工收入降了,还不起房贷的情况也出现过。 但不管怎么说,能把工时和加班费明明白白写进法律,还配上实打实的处罚,让打工人不用靠老板良心就能拿到应得的报酬,这点确实值得说道说道。就像那小伙说的,就算不喜欢日本,这些实在的规矩也得认。

0 阅读:68

猜你喜欢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