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是胃黏膜深层组织受损形成的慢性溃疡,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反酸、嗳气等,严重时可引发出血、穿孔甚至癌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胃溃疡的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胃酸分泌过多、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科学的预防和治疗能显著降低发病率、促进愈合并减少复发。
一、预防胃溃疡的关键措施
调整生活方式
规律饮食: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饥过饱。胃酸分泌具有节律性,空腹时间过长或暴饮暴食均会破坏胃黏膜屏障。
减少刺激: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抑制胃黏膜修复,酒精直接损伤胃黏膜。
缓解压力:长期精神紧张会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增加胃酸分泌,建议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调节情绪。
科学饮食管理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过酸、过烫或高脂肪食物可能加重胃黏膜损伤,建议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粥、面条、蒸煮蔬菜)。
增加保护性营养素: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U(如卷心菜)、果胶(如苹果)的食物,有助于修复胃黏膜。
少食多餐:胃溃疡活动期可采取少量多餐,减少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
谨慎用药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糖皮质激素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联用胃黏膜保护剂(如奥美拉唑)以减少胃损伤。
避免自行购买止痛药,尤其是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可能诱发溃疡的药物。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Hp)是胃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可通过共用餐具、接吻等途径传播。建议分餐制、餐具消毒,感染者家属应进行Hp筛查。
定期体检:40岁以上人群或长期胃部不适者,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或呼气试验检查。
二、胃溃疡的规范治疗方案
明确诊断
胃溃疡需通过胃镜检查确诊,并取活检排除癌变。同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如呼气试验),以指导后续治疗。
药物治疗
抑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是核心药物,可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疗程通常为4~8周。
根除幽门螺杆菌:采用“四联疗法”(PPI+铋剂+两种抗生素),疗程14天,根除率可达90%以上。完成治疗后需复查确认Hp是否清除。
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胶体果胶铋,可在溃疡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胃酸侵蚀。
手术治疗
少数患者出现溃疡穿孔、大出血或癌变时需手术干预,如胃部分切除术或内镜下止血。
中医辅助调理
中医认为胃溃疡多属“胃脘痛”范畴,可通过辨证使用黄芪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等健脾和胃,缓解症状并减少复发。
愈后随访
治疗结束后需复查胃镜确认溃疡愈合情况。
避免诱因:愈后仍须保持健康饮食及生活习惯,防止复发。
结语
胃溃疡是可防可治的疾病,关键在于早期干预和规范治疗。出现反复上腹痛、黑便等症状时,务必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合理用药及定期随访,多数患者可实现溃疡愈合并恢复正常生活。(滑县东大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一孔利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