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追赶不上中国急了!印度媒体在报道中称,印度此前也可以实现中国福建舰一样的电磁弹射技术突破,但是因为美国背信弃义,所以最终致印度航母弹射梦碎。 这事儿最近在印度媒体上闹得挺大,尤其是看到中国福建舰那边电磁弹射系统测试成功,印度海军的第三艘航母维沙尔号计划却卡壳了。印度媒体直言不讳,说美国当初拍胸脯答应帮忙,结果中途变卦,加价加到天上去,直接把印度的航母弹射梦给砸了。话说回来,这不是头一回了,印美关系本就磕磕绊绊,这次海军技术合作又添一笔账。印度海军想在印度洋站稳脚跟,本来指望这电磁弹射技术能帮大忙,谁知落得个空欢喜。 先说说维沙尔号的来龙去脉。印度海军从2010年代中期就开始琢磨第三艘航母,排水量瞄准6.5万吨级,目标是配上先进发射系统,提升远洋作战能力。电磁弹射系统,也就是EMALS,能让舰载机起飞更高效,适合重型战机,这玩意儿跟中国福建舰的配置差不多。印度当初计划让维沙尔号用上这个,摆脱滑跃起飞的局限性。2017年,美国那边松口了,说愿意分享EMALS技术,还包括先进拦阻装置AAG。印度海军当时乐坏了,以为这能让维沙尔号跟美军航母一个级别,第二艘全球用上电磁弹射的海军就稳了。国防部文件里也提了,这项目能拉动本土造船业,科钦船厂直接上马设计。 可好景不长,合作一拖再拖。美国先是推三阻四,说技术敏感,得层层审批。印度团队等了几年,好不容易敲定细节,结果报价水涨船高。从最初的合理水平,维护成本、组件费用层层叠加,印度预算根本扛不住。2020年,维沙尔号计划直接搁浅,海军高层咬牙改成常规滑跃起飞,成本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但这等于退回到了老一套,实战效率大打折扣。印度媒体最近挖出旧账,说美国从头到尾没把印度当真伙伴,承诺是空头支票,实际操作就是坑钱。尤其现在中国福建舰那边风生水起,印度这边对比起来,落差感拉满。 中国福建舰的进展确实亮眼。这艘8万吨级航母是他们首艘自研电磁弹射航母,2022年下水,最近几个月测试频频。9月上旬,福建舰在海上试射J-35隐身战机和J-15T舰载机,全用EMALS系统,起飞速度稳,兼容性强。官方报道说,已经完成50多次弹射,拦阻回收也顺溜。这不光是技术突破,还直接提升了海军的远洋投送能力。跟美国福特级航母一个路数,甩开传统蒸汽弹射好几条街。中国海军用这个,等于在西太平洋多出一张王牌,印度洋周边的影响力自然水涨船高。印度媒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直呼“追赶不上”,说如果不是美国捣鬼,维沙尔号早就能跟上节奏了。 印度海军的尴尬不光是技术卡脖子,还有战略层面的。维沙尔号延期,意味着印度在印太地区的海军布局慢半拍。中国海军舰队扩张快,福建舰一服役,就能拉开差距。印度现在两艘航母维克兰特号和维克拉马迪蒂亚号勉强撑门面,但滑跃起飞限制了战机载荷,实战中吃亏。媒体报道里,海军官员私下抱怨,美国的拖沓让印度失去了窗口期,现在补课成本更高。话说,这事儿暴露了印美合作的痛点,美国总在关键技术上卡位,表面盟友,骨子里还是优先自家利益。印度当初求美国帮忙,本想借力打力,结果反倒被拖累。 面对这局面,印度没坐以待毙,转头找法国和俄罗斯补位。法国那边动作最快,2025年4月,印度签下80亿美元合同,买26架阵风海军型战机,专为维沙尔号设计。阵风能适应滑跃起飞,还能改装电磁系统,法国工程师直接进驻科钦船厂,帮着整合接口。这笔交易不光填了舰载机空白,还拉近了印法防务纽带。法国取代俄罗斯,成为印度最大西方军售国,去年底的7.4亿美元阵风海基版订单就是例子。印度还跟法国谈联合研发下一代战机发动机,减少对俄依赖。 俄罗斯这边也没闲着。印度海军继续从俄方拿核反应堆和推进系统技术,维沙尔号的核动力方案还在讨论中。莫斯科会议上,双方交换蓝图,重点避开美国的技术壁垒。俄罗斯虽有乌克兰问题,但军售渠道稳,印度去年底刚收第八艘11356型护卫舰。印度高层算盘打得精,转向多源采购,降低风险。海军现代化路线图里,维沙尔号定在2030年后服役,预算倾斜本土建造,54艘舰艇同时开工,年底前10艘下水。这波操作接地气,印度不想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尤其美国这篮子越来越不靠谱。 印美关系这几年本就起伏,这次航母事儿只是冰山一角。特朗普上台后,贸易战升级,8月对印度出口加征50%关税,25%基础税率外,再罚25%因为印度买俄罗斯石油。印度是全球最大俄油买家,占进口四成,美国制裁伊朗和委内瑞拉后,印度转向俄方保供应稳定。特朗普气不过,说这违反盟友义务,直接动手。印度外交部回击,说美国别无端霸凌,石油是市场选择,切断多源供应只会推高全球油价。莫迪亲自上阵,8月拒绝特朗普四次电话,公开维护贸易自主。9月中旬,两人通话缓和,但关税没松口,印度扬言若不解除对伊朗委油制裁,就继续买俄油。
美国有没有机会击败中国?可以说,以前有,现在没有了。中美最危险,最容易爆发冲突的
【120评论】【2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