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刘强东680分考上中国人民大学,1994年,伍继红692分考上中国人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9-22 12:42:45

1992年,刘强东680分考上中国人民大学,1994年,伍继红692分考上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刘强东向母校捐了3亿,伍继红是低保户的六个孩子妈。   2017 年深秋,广东河源的山村土房里,伍继红从木箱底翻出一本泛黄的《政治经济学》,封面上 “中国人民大学” 的校徽早已褪色。 她摩挲着扉页上自己年轻时的签名,眼泪滴在斑驳的纸页上; 就在几天前,她从电视里看到校友刘强东向母校捐赠 3 亿的新闻,画面里西装革履的他,与自己满手老茧、围着围裙的模样,形成刺眼的对比。 那时的她不会想到,这场偶然的 “隔空相遇”,会让她沉寂多年的人生迎来转机。   1995 年的人大校园,伍继红和刘强东曾在同一间阶梯教室上过公共课。彼时的刘强东总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课间总围着老师问市场政策的问题,课后要么去图书馆查资料,要么去校外做兼职; 而伍继红则更爱待在宿舍,抱着书本啃知识点,同学约她参加社会实践,她总以 “要准备考试” 为由拒绝。 有次班级组织去企业参观,刘强东主动跟厂长交流,记录下不少市场信息,伍继红却只是默默跟在队伍后面,全程没说一句话。那时的细节,早已埋下两人命运差异的伏笔。   1996 年毕业季,时代浪潮的分叉口悄然出现。刘强东拿着国企录用通知,却在报到前一晚失眠了。 他想起在中关村看到的电脑配件摊位,想起乡亲们凑鸡蛋时的期盼,最终撕碎通知,揣着 5000 块积蓄租下柜台。 2003 年非典来袭,他的柜台连续一个月没开张,房租都快交不起,有人劝他放弃,他却顶着风险,在网上发帖推销产品,意外打开电商销路;而伍继红的毕业选择,始终绕着 “稳定” 打转。 她连续三年报考北京公务员,第三次面试时,考官问她 “如何应对基层复杂矛盾”,她僵硬地回答 “按规章制度办”,最终再次失利。   命运的重击在 2000 年降临。伍继红的第一任丈夫因意外去世,留下刚满周岁的孩子。那时她刚找到一份行政工作,却因无法承受丧夫之痛,频繁请假被辞退。 走投无路的她回到老家,在家人安排下嫁给邻村农民。此后十年,她接连生下五个孩子,把大学课本锁进木箱,每天围着灶台和农田转。 最艰难的 2015 年,家里连买化肥的钱都没有,她只能背着孩子去山上挖野菜,孩子们穿的衣服,都是村民淘汰的旧衣改造的。   而此时的刘强东,正带领京东度过关键转型期。他顶着压力自建物流,面对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四处奔波融资;为保障消费者权益,他坚持 “假一赔十”,哪怕亏损也要维护品牌信誉。 2017 年,京东成为电商巨头,他向人大捐赠 3 亿时说:“我永远记得乡亲们凑的 76 个鸡蛋,想让更多贫困生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2018 年,在人大校友的帮助下,伍继红的生活迎来转机。校友们帮她修缮了漏雨的土房,给孩子们送来新衣服和书籍;当地政府为她安排了村里的图书管理员岗位,每月有 2000 元收入。 如今的伍继红,每天早上会打开图书屋的门,教村里的孩子读书写字,课间还会给他们讲自己当年考人大的经历。 她重新翻出大学课本,晚上等孩子们睡后,就坐在灯下学习,计划明年参加成人高考,提升自己。   刘强东则继续在商业领域深耕,同时加大公益投入,在全国贫困地区建立了 20 多所希望小学,还发起 “乡村振兴计划”,帮助农民拓宽农产品销路。 2024 年,他在一次企业家论坛上提到伍继红的故事:“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起伏,重要的是不要放弃希望。我们不仅要为成功者喝彩,更要给困境中的人伸出援手。” 两位人大校友的人生轨迹,早已超越个人命运的范畴。它告诉我们,高等教育是起点而非终点,时代机遇需要靠韧性把握,而社会的温度,恰恰体现在对每一个 “掉队者” 的包容与帮扶。 如今,伍继红的大女儿考上了县重点中学,她自己也在努力追赶曾经的梦想;刘强东则依然在商业与公益的道路上前行。 两人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人生的无限可能,也照见了一个社会应有的底色 —— 既要允许有人登顶,也要守护有人重生。 信息来源: 红星新闻|《从人大毕业到赤贫之家,这19年伍继红到底经历了什么?》

0 阅读:239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7

用户10xxx87

2
2025-09-22 13:32

92年清华606

李玉泉

李玉泉

1
2025-09-22 13:21

自己不努力什么文凭也没用!

锴锐说科技文化

锴锐说科技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