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被曝用废弃空瓶灌水卖游客,莫让“高龄”沦为违法借口,2025年9月,上海野生

窗边守望晨曦 2025-09-19 15:23:28

老人被曝用废弃空瓶灌水卖游客,莫让“高龄”沦为违法借口,2025年9月,上海野生动物园地铁站周边持续发生高龄老人用废弃空瓶灌装不明液体售卖游客事件。据游客举报及媒体实地调查,该老人长期在景区地铁口、公交站等区域摆摊,所售饮品存在瓶身磨损、封口松动、液体浑浊等异常,部分瓶内可见固体沉淀物,百事可乐色泽异常、可口可乐呈浅黄绿色带酸腥味、东方树叶瓶身鼓胀,与正规产品差异显著。 记者现场购买4瓶饮品后,老人坚称“全新未拆封”,但拒绝提供进货凭证或退换。附近摊贩及景区保安证实,该老人为“惯犯”,过去曾用河水灌装,现改用自来水,通过流窜摆摊规避监管。景区客服表示,2023年起多次收到游客投诉,已向城管部门反映,但问题未彻底解决。 属地城管部门回应称,老人行为属占道经营,已多次劝阻并联合村庄、家属劝导,但老人拒不配合,甚至躺地撒泼阻碍执法。因现行法规未明确赋予城管对“灌水售假”行为的直接查处权,城管仅能以占道经营为由劝离,无法对售假行为进行实质性处罚。 该事件折射出高龄违法者治理的普遍困境。2025年2月,湖南邵阳93岁强奸犯因生活不能自理获监外执行,江苏南通70岁房东猥亵女租客后因年龄超限未被拘留,上海73岁企业法定代表人猥亵求职者亦逃脱处罚。此类案件引发公众对“高龄免罚”条款的质疑。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70周岁以上不执行行政拘留,本意是出于人道主义考量,但随着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8.6岁,部分老年违法者具备正常行动能力,法律条款的滞后性导致惩戒力度弱化。 法律界人士指出,高龄并非违法“免罪牌”。根据《行政处罚法》,老年人违法应依法承担民事、行政或刑事责任,仅在执行阶段可结合身体状况调整方式。例如,对性侵、猥亵等主观恶意明显的犯罪,年龄不应成为从轻处理的依据;对占道经营、售假等行为,需通过修订法规明确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填补监管空白。 当前,属地政府已启动联合整治,城管、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将协同核查饮品来源,对确认售假行为依法处罚。同时,社区工作人员正联系老人家属,试图通过家庭干预引导其停止违法摆摊。此事件警示,法律面前无特权群体,唯有完善法规、强化执行、推动社会共治,方能避免“高龄”沦为违法护身符。 来源:极目新闻

0 阅读:33
窗边守望晨曦

窗边守望晨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