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最初封了8个异姓王,为何最后只有这位异姓王得以善终?   刘邦分封异姓王,实

萧兹探秘说 2025-08-22 09:20:07

刘邦最初封了8个异姓王,为何最后只有这位异姓王得以善终?   刘邦分封异姓王,实属无奈之举。当时楚汉相争局势不明,为壮大自身力量,刘邦急需各方势力支持。分封异姓王能让这些手握重兵或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站在自己这边,共同对抗项羽。   比如韩信,他军事才能卓越,为刘邦平定诸多地区,刘邦为让他出兵相助,不得不封其为齐王;英布本是项羽部下,后转投刘邦,刘邦封他为淮南王,以此拉拢。   但刘邦出身平民,深知这些异姓王势力强大,对皇权是巨大威胁。当汉朝初建,局势渐稳,他便开始着手铲除异姓王。   韩信,这位“国士无双”的军事天才,帮助刘邦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战功赫赫。可他在占领齐国后,竟要求刘邦封自己为“假王”,刘邦虽愤怒,但因局势所迫只得答应。   项羽一死,刘邦便迫不及待地收拾韩信,先是将他贬为淮阴侯,后吕后和萧何设计将其诱杀于长乐宫钟室,并夷灭三族。   彭越,在楚汉战争中,他在项羽后方开展游击战,断楚粮道,极大地牵制了项羽的兵力和后勤补给,为刘邦最终胜利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梁王。   但后来陈豨造反,刘邦征兵,彭越称病未亲自前往,只派部将带兵援助,刘邦因此不满,将他贬为庶民,流放蜀地。彭越途中遇到吕后,哭诉冤情,想回故乡昌邑,吕后表面答应,却暗中向刘邦进言彭越不可留。最终彭越被处死,还被剁成肉酱,宗族被夷,下场极其悲惨。   英布,本是项羽麾下猛将,被项羽封为九江王,后因与项羽产生矛盾,转投刘邦,助刘邦击败项羽,被封淮南王。刘邦大肆诛杀异姓王时,韩信、彭越的死让英布感到恐惧,为求自保,他起兵反汉,结果兵败被杀。   韩王信,作为韩国贵族之后,跟随刘邦四处作战,被封韩王。因其封国与匈奴接邻,常遭匈奴进犯,他多次派使臣求和,引起刘邦怀疑,害怕之下,他投降匈奴,与匈奴一起对抗大汉,最终被大将柴武斩杀。   燕王臧荼,原本效力于项羽,楚汉相争时投靠刘邦。刘邦称帝后,开始清除项羽旧将,臧荼恐惧之下起兵反汉,很快就被刘邦亲自率兵征讨斩杀。后来刘邦改封发小卢绾为燕王,可卢绾因私通陈豨与匈奴,被刘邦得知后,称病不往,最后被迫逃亡匈奴,客死他乡。   赵王张耳,病逝得早,其子张傲接替他做了赵王,还娶了刘邦和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但后来张傲手下谋划刺杀刘邦之事,虽张傲未参与,但仍受牵连,被刘邦贬为宣平侯。   而长沙王吴芮却能独善其身,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吴芮为人仁厚爱民,在当地威望很高。他年少时就研究兵法,带领族人演练阵法。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他作为鄱阳令,是第一个起兵响应的秦吏,还率领百越之兵积极反秦。   楚汉相争时,在好友张良的劝说下,他转投刘邦。刘邦称帝后,封他为长沙王。他在长沙、豫章等郡,积极发展生产,推行“芮”稻,让百姓安居乐业,深受百姓爱戴,刘邦也比较欣赏他这一点。   其次,吴芮所封长沙王属地,虽名义上有五个郡,但实际能管辖的只有长沙和豫章两个郡,其他三个郡还在南越王赵佗手中。   而且长沙、豫章地处偏僻,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吴芮实力有限,对刘邦构不成太大威胁。加之当时长沙附近常有游牧民族骚扰,朝廷又离得远,刘邦还需要吴芮帮忙管理、稳定这片区域。   再者,吴芮有贵人相助。张良曾两次相助于他,第一次劝他主动投靠刘邦并拥立其称帝,让刘邦对他有好感;第二次在刘邦对异姓王起猜忌之心时,张良让吴芮把权力和兵马分给刘氏诸王,土地也分割出去。吴芮依计行事,这让刘邦更加放心。   最后,吴芮及其后代对刘邦表现得极为忠诚。他的女婿英布谋反失败后,逃到江南想投靠吴芮的儿子吴臣,吴臣为表忠心,派人将英布杀了,为刘邦除去心腹大患。吴芮的忠诚和识时务,使得刘邦没有对他下手。   就这样,长沙王吴芮成为刘邦分封的八位异姓王中唯一得以善终的,并且他的长沙王爵位还传了五代,直至没有嫡系子孙才国除。   在刘邦大肆清除异姓王的浪潮中,吴芮凭借自身诸多因素,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得以保全,这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个独特的现象。

0 阅读:29

猜你喜欢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