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太监用一狠招,吓得皇帝不敢宠幸嫔妃,却还不敢把太监怎么样   清朝的太监,地

萧兹探秘说 2025-08-22 11:19:35

清朝太监用一狠招,吓得皇帝不敢宠幸嫔妃,却还不敢把太监怎么样   清朝的太监,地位虽低,却掌管着诸多事务,其中就包括皇帝的私生活。为了保证皇室血脉纯正,从明朝就开始实行一种记录皇帝宠幸宫女情况的制度,清朝延续了下来。每天晚膳后,太监就会托着一个小盘子,里面放着写有嫔妃名字的绿头牌,呈给皇帝挑选。   皇帝若选中某个嫔妃,太监便会记录下相关信息,随后通知该嫔妃梳妆,接着用红毯将洗浴后的嫔妃裹起来,背到皇帝寝室,再由宫女将其抱上龙床。   当皇帝宠幸嫔妃时,宫女和太监都在门外等候。到了一定时辰,太监会在门外咳嗽一声,并高唱:“是时候了”。这一声咳嗽可大有深意,它代表着清朝的祖制。清朝鼓励皇帝多生孩子,但不希望皇帝过度纵欲,毕竟国家大事为重,皇帝需保持良好状态处理政务。   若皇帝不应,隔半个时辰太监便会再咳嗽一声,继续高唱提醒,或者报时,直到皇帝咳嗽回应,太监们才会作罢。之后,皇帝会让太监将嫔妃送回。   要是嫔妃给了太监红包,太监可能就不会催促得那么紧;要是没给,往往会催得很急,惹得皇帝不耐烦却又不得不照做,因为违背祖制可是大不敬,有损皇帝威严。所以,太监和皇帝之间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用咳嗽来提醒彼此,皇帝即便心里有气,也不敢发作。   等嫔妃离开后,太监还会上前与皇帝商量,通知敬事房将妃子的姓名以及被宠幸的日期记录下来,以便日后推算孕期,毕竟皇室子嗣至关重要,丝毫马虎不得。   从另一个角度看,负责皇帝“房事”管理的敬事房太监权力极大。皇帝与皇后房事时,敬事房太监干涉较少,只是在房门外听着并记录,作为日后皇后受孕的证据。但皇帝与妃嫔房事时,敬事房太监的干涉力度就大多了。   皇帝要先通过“翻牌子”预约侍寝妃嫔,之后妃嫔会被太监脱光衣服,用大氅包着背到皇帝龙榻旁,再从皇帝脚底下匍匐爬上龙榻。当皇帝与妃嫔行房事时,敬事房总管会在门外盯着时间,时间一到,就大声喊:“是时候了”。   一般情况下,皇帝听到喊声就得结束房事。若皇帝不结束,总管会喊第二次、第三次,很少有皇帝能禁得住这三声大喊。   皇帝完事之后,总管会问皇帝:“留不留?”皇帝若说“不留”,总管就在妃嫔身上某个穴道按一下避孕;若说“留”,就记录在册:某月某日某时皇帝幸某妃。   这种严格的流程,虽在紫禁城内能较好地执行,可一旦皇帝出了紫禁城,就管不了了,像咸丰皇帝就常待在颐和园,同治皇帝甚至跑到八大胡同寻欢作乐。   在整个过程中,太监们还有不少“操作空间”。比如绿头牌的摆放,给钱的妃子,牌子会被放在显眼位置;不给钱或者得罪过太监的,牌子可能被藏到最后甚至撤下。   侍寝路上,有的太监还会欺负妃子,故意走得慢偷看,或者抬轿子时动手动脚,妃子们即便羞愤也不敢声张。计时太监也能靠收钱来决定是否提前喊停。   清朝太监用这样的狠招,限制着皇帝宠幸嫔妃,皇帝虽贵为天子,在这方面也不得不遵循祖制,受制于太监。这也体现了清朝宫廷制度的复杂与独特,在看似风光无限的宫廷生活背后,有着诸多无奈与规则的束缚。

0 阅读:0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