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死后,家人被放逐福建、广东等偏远地区,不得参与科举、经商,也不能种田自养。所幸宋高宗下令当地官府给予岳家很少的口粮与零用钱,让岳家人不至于饿死。但这时却有人落井下石,欲将岳飞后代全部饿死。 公元1142年,除夕夜前,临安城阴雨连绵。一代战神岳飞,没死在金人的铁蹄下,却死在了自己人的一杯毒酒里。主谋是谁?宋高宗赵构点头,秦桧动手。这事儿干完,赵构或许是想装点一下自己“宽宏”的门面,下了一道圣旨:岳飞的妻子李娃和几个年幼的孩子——岳霖、岳震、岳霆,还有岳飞的女儿,全部发配到岭南和福建。 这道圣旨,听着是“法外开恩”,没搞株连九族,但实际上呢?这就是一记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 那时的岭南,就是今天的广东、广西一带,是出了名的“烟瘴之地”,环境恶劣,毒虫遍地。把一群孤儿寡母扔到那种地方,还不准他们参加科举改变命运,不准经商,甚至连自己开块荒地种点吃的都不行。这跟把人关进一个露天的慢性监狱,有什么区别? 当然,赵构也做了点“表示”。他下令,让当地官府每个月给岳家人提供一点点粮食和零用钱。具体多少呢?史书上没明说,只用了“很少”两个字。但可以肯定,这点钱粮,也就是吊着一口气,让他们饿不死罢了。 是不是觉得,这已经是悲剧的谷底了?不,你低估了人性的恶。就在岳家孤儿寡母挣扎求生的时候,一双黑手,悄悄地伸向了他们本已空空如也的饭碗。 这黑手,不是金人,也不是秦桧派来的杀手,而是那些本该执行皇帝命令,发放钱粮的地方官吏。 当时秦桧权倾朝野,岳飞是钦定的“罪臣”。地方上的小官们,都是人精,最擅长的就是揣摩上意,见风使舵。皇帝的命令是要发钱粮,但“岳飞”这两个字在当时就是政治上的“瘟疫”,谁沾上谁倒霉。于是,克扣岳家的“救命钱”,就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政治正确”。 这就像一笔从京城拨下来的扶贫款,经过层层盘剥,最后到贫困户手里的,还剩下几个子儿?岳家人的遭遇,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朝廷给的钱粮本就少得可怜,再被这些官吏们以“手续费”、“管理费”等各种名目刮掉一层皮,最后送到李娃手里的,恐怕连买几把陈米都不够。 一个腐朽的官僚体系,像一群嗅到血腥味的苍蝇,叮在岳家这块已经腐烂的伤口上,贪婪地吸食着最后一点血肉。他们的目的很明确:我们不亲手杀你,但我们要让你自己活活饿死、病死。这样一来,既讨好了秦桧,又不会留下任何把柄。这比直接动刀子,要阴狠百倍。 史书记载,岳飞的妻子李娃带着孩子们,被安置在一座破庙里,家徒四壁。为了活下去,这位曾经的将军夫人,只能在深夜里带着孩子们去挖野菜、拾柴火。岳飞留下的唯一一件战袍,成了他们夜里御寒的被子。 深夜的岭南,寒气逼人,一位母亲带着几个面黄肌瘦的孩子,在荒野里瑟瑟发抖,只为了寻找一点能果腹的东西。每当这个时候,李娃都会拿出岳飞的战袍,告诉孩子们:“你们的父亲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我们就算饿死,也不能丢了他的脸!” 就是在这种极致的绝望中,岳家人的风骨,反而愈发闪亮。他们没有去乞讨,没有去哭闹,而是用一种近乎悲壮的方式,维持着英雄家庭最后的尊严。 然而,悲剧还是发生了。岳飞的女儿,史称“岳银瓶”,在极度的悲愤和绝望中,抱银瓶投井自尽。一个花季少女,用最惨烈的方式,对这个黑暗的世道发出了无声的控诉。 二十年后,宋孝宗即位,他决心为岳飞平反。当使者找到远在岭南的岳家后人时,看到的是怎样一番景象?是几个虽然衣衫褴褛,但眼神中透着坚毅的孩子,和一个虽已白发苍苍,但脊梁骨挺得笔直的老妇人。他们活下来了,靠着野菜和树皮,靠着一股不屈的信念,硬生生扛过了二十年的非人岁月。 岳飞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英雄的悲剧。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王朝的命运,也照出了人性的幽深。 岳家的遭遇,是南宋永远的伤疤,也是我们整个民族需要永远铭记的教训。天日昭昭,公道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岳飞死后,家人被放逐福建、广东等偏远地区,不得参与科举、经商,也不能种田自养。所
思念如潮心难安
2025-08-05 04:28: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