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杨洁让左大玢出演观音,谁料,李成儒唱起了反调:绝对不行,观音得由漂亮姑娘来演!没承想杨洁怒怼一句,李成儒瞬间不吭声了! 当时的场记李成儒主张选择年轻貌美的女演员,他觉得观音应该符合大众对美女的期待,但杨洁却有不同的想法,她认为观音需要的是庄严和慈悲,而不是单纯的美貌。 杨洁第一次见到左大玢,是在长沙看湘剧《追鱼记》的演出,台上的左大玢扮演观音,一举一动都透着戏曲演员特有的韵味,那种端庄大气的气质,让杨洁眼前一亮。 左大玢出生于1943年,从小学习湘剧,十几岁就开始在舞台上演出,尤其擅长扮演神仙和贵妇人等角色,多年的戏曲功底,让她对古典角色的理解格外深刻。 接到出演观音的通知时,左大玢并没有立即答应,她担心自己的形象不够理想,毕竟当时她已经快40岁了,但杨洁坚持认为,观音需要的是内在的神韵,而不是外表的年轻。 为了更好地理解角色,左大玢开始频繁出入各地寺庙,她仔细观察不同朝代的观音造像,从中寻找表演的灵感,有时候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连寺庙的和尚都被她的专注打动。 剧组进入拍摄阶段后,左大玢的表现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她将戏曲中的程式化动作巧妙地融入影视表演,每个手势都恰到好处。 在四川青城山拍摄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天原本晴空万里,突然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影响拍摄,当左大玢换好观音的服装走出化妆间时,云层竟然慢慢散开,阳光重新洒向大地。 这种巧合在拍摄期间确实出现过几次,让剧组成员都觉得很神奇,虽然可能只是天气的自然变化,但大家都愿意相信这是观音菩萨的保佑。 左大玢对角色的理解也在拍摄过程中不断深化,她认为观音既要有菩萨的超脱,又要有母亲的慈爱,这种双重性格的把握,是表演成功的关键。 在武夷山拍摄观音出场的经典镜头时,左大玢设计了一套独特的手势,那个优雅的兰花指造型,后来被很多地方的观音塑像所采用,成了观音形象的标准动作。 杨洁的坚持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左大玢塑造的观音形象,既有神仙的庄严,又有人间的温暖。她没有刻意追求美貌,却呈现出了一种更高层次的美。 李成儒后来也承认自己当初的想法有些狭隘,他说左大玢的表演彻底改变了他对观音这个角色的认识,原来庄严也可以是一种美。 拍摄《西游记》的那几年,左大玢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观音这个角色上,她说自己要对得起观众的期待,更要对得起观音菩萨这个神圣的形象。 为了保持角色状态,左大玢在拍摄间隙经常一个人静坐,她说只有内心平静下来,才能演出观音的那种超然,这种敬业精神,深深感动了剧组的每一个人。 《西游记》播出后,左大玢版的观音立即成为经典,观众们说她演的观音让人一看就想跪下拜佛,那种神圣感是其他演员很难达到的。 有意思的是左大玢本人对此很淡然,她说自己只是个演员,能够塑造这样一个角色是她的荣幸。真正的功劳应该归功于导演杨洁的慧眼识珠。 三十多年过去了,《西游记》重播了无数次,但左大玢的观音形象从未被超越,每当她在荧幕上出现,观众们总是会不自觉地安静下来,仿佛真的见到了菩萨。 如今的影视圈,流量和颜值往往比演技更重要,但《西游记》的成功告诉我们,真正经典的角色需要的是合适的演员和精湛的演技。 左大玢曾经说过,演观音最大的收获不是名气,而是内心的平静,这个角色让她学会了慈悲,也让她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信源:86版西游记观音扮演者是河南人 其父曾任荥阳县长. 新浪河南
1982年,杨洁让左大玢出演观音,谁料,李成儒唱起了反调:绝对不行,观音得由漂亮
文史充点站
2025-08-01 14:23:4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