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日军包围大常村,情急之下,常大娘把肖华司令员藏在枣堆里,谁知日军尝了

文史充点站 2025-08-01 14:23:49

1938年,日军包围大常村,情急之下,常大娘把肖华司令员藏在枣堆里,谁知日军尝了一个枣子后,却说:“把枣子都拉走!” 常大娘原名常翠花,是村里出了名的热心人,她丈夫早年去世,独自拉扯儿子小栓长大,抗战爆发后,她家成了八路军的联络点。 那天傍晚村里来了个挑担卖糖的小贩,这人看起来三十多岁,说话带着外地口音,眼睛总是四处张望,常大娘觉得不对劲,仔细观察发现他腰间的包袱形状很奇怪。 晚上常大娘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正在她家开会的肖华,其他几名干部立即转移,但肖华因为要销毁重要文件,决定再等一夜。 第二天凌晨,村口传来了整齐的脚步声,常大娘透过窗缝看见三十多个日本兵正朝村里走来,为首的是个戴眼镜的军官。 情况紧急,常大娘让肖华钻进院子里的晒枣席下,她刚用红枣把人盖好,日本兵就踢开了院门,那个军官抓起几颗红枣尝了尝,突然用蹩脚的中国话说要把这些枣子全部带走。 常大娘心里一紧,装作不在意的样子说这些枣子还没晒透,拿回去会烂的,军官不听挥手让士兵准备装车。 就在这时常大娘故意把手里的铁盆扔到地上,后院立即传来玻璃破碎的声音,接着小栓的身影从后窗跳了出去。 日本兵以为抓到了重要人物,十几个人呼喊着追了出去。小栓从小在这一带长大,对山路了如指掌,他故意放慢脚步让敌人跟着,把他们带到山沟里转了两个小时才甩掉。 这次险情让常大娘意识到,光靠临时藏身是不够的,当天夜里,她就开始在自家灶台下挖地道。 挖地道是个精细活,常大娘每天只能在深夜动工,用菜刀和小铁锹一点点挖,挖出的土不能随便倒,她想了个办法把土装在篮子里,上面盖上猪草,推着独轮车到后山倒掉。 地道从灶台下的水缸底开始,一直通到后山的一个废窑洞,常大娘用了整整三个月才挖通,地道长约八十米,最宽的地方能容纳三十多人。 地道挖好后很快就派上了用场,1939年春天,日军又来扫荡,常大娘一次就藏了七名八路军伤员,她在地道里铺上干草,准备了水和干粮,伤员们在里面住了半个月。 为了不引起怀疑,常大娘每天照常做饭干活,到了深夜,她就提着泔水桶假装去喂猪,实际上是给地道里的人送饭,她还准备了一套手势信号,遇到紧急情况就拍拍水缸。 1940年冬天,日军开始实施“三光政策”,大常村也没能幸免,那天日本兵放火烧了大半个村子,常大娘家的房子也着了火。 眼看火势要烧到地道口,常大娘不顾危险,一盆一盆地往地道口泼水,邻居们都劝她快跑,她就是不走。最后房子烧塌了大半,但地道保住了。 那段最困难的时期,地道里最多时藏过三十多人,其中有五名重伤员需要治疗,常大娘冒着被发现的危险上山采草药,山上雪深路滑,她的手指都冻裂了,但从不叫苦。 抗战八年常大娘家的地道累计保护了两百多名抗日人员,有干部、有战士、有伤员,也有过路的情报员,她从不问这些人的真实姓名,只是默默地保护着他们。 抗战胜利后,肖华专程回到大常村看望常大娘,他握着这位普通农妇的手说,没有她就没有自己的今天,也就没有那么多战友的今天。 解放后常大娘被评为抗战模范,她总是谦虚地说,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那些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如今的大常村已经大变样,但常大娘家的地道遗址还在,村里专门修建了纪念馆,每年都有很多人来参观学习。 那棵见证了历史的老槐树依然枝繁叶茂,每到秋天还会结出又大又甜的红枣,村民们说这些枣子吃起来特别香甜,因为它们记住了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常大娘的儿子小栓后来也参了军,在朝鲜战场上立了功,他说是母亲教会了自己什么叫爱国,什么叫勇敢。   信源:山东抗日根据地史料

0 阅读:1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