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一生中两次辍学,初中数学考30分,高中没念完就另谋出路,而父亲钱学森却不闻不问随他去,但钱永刚依旧说:我父亲是一个非常合格的父亲。 钱永刚1948年出生在美国加州,那时候钱学森正搞航空研究。1955年,全家回国,他七岁,刚在美国读完一年级。回国船上,先住窄舱,行李挤满地方,后来换到大舱。到了北京,住中关村房子,用煤炉做饭。他尝热牛奶时犹豫,因为美国牛奶是冷的。入学二年级,不会中文,用英语交流,老师同学英语不行,沟通难。他自己学中文,慢慢适应。父亲忙组建研究所,早出晚归,书房不让进,只饭桌聊几句。家里书多,从美国带回,他受影响爱读书,买书堆书架。父亲觉得兴趣比分数重要,不强求满分。 小学二年级没多久,全家调整,他停学在家,这是第一次辍学。回国后重入学,继续学中文,上课跟上。初中时,喜欢答难题,老师报数学竞赛预选。他考30分,回家抱怨题目超纲,父亲说这分数有好处,教人面对挑战,不用太在意。高中课业乏味,部队征兵,他想去当兵。告诉父亲,父亲没反对,说决定就好。他就这样高中没毕业,转入军营,这是第二次辍学。父亲不干预,任他选路。军营苦,他早起训,扛枪练,手起茧。从不靠父亲名声要照顾,踏实干十年。父亲不写信问,他自己扛。后来他说父亲放手对,尽管难。 高考恢复,他29岁,知识生疏,俄语忘光,只认标题。靠部队技术底子和读书积累,复习数理化,30岁考国防科技大学。同学小他一轮,他坚持四年毕业。毕业后想读硕士,38岁自费去美国加州理工。学校免试录,或许因父亲旧关系。他实验室研究,两年拿学位。回国当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搞计算机软件,参与项目。评高级工程师,在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清华兼职教授。父亲晚年卧床,他买电视装上,父亲问价,他说孝敬。钱学森2009年去世,他继续工作,建馆、出书、办展、拍片,交朋友,每年有进步。 钱永刚小时候,父亲太忙,没时间管教育。他上学适应难,父亲不帮,只自己面对。两次辍学,父亲不阻拦,说选就去。数学30分,父亲不批评,还说有益。参军十年,父亲不问情况,任他闯。钱永刚后来明白,父亲这样是让他独立,不靠关系。父亲工作保密,连家人不知细节,出差几个月不见人。钱永刚不怨,说父亲合格,因为教他面对挑战,爱学习。父亲退休还读广书,推教育理念。钱永刚受影响,晚年上大学,坚持研究。父亲去世,他整理资料,办实验班,传承理念。 在钱家,高知家庭,钱永刚成就不算亮眼。父亲是科学家,堂兄有诺奖。他30岁上大学,40岁硕士,起步晚。但他不悔,说跟父亲回国值。参军锻炼意志,上大学靠自学。工作后,搞国防计算机,教学生。父亲晚年说,要是早管,能上好大学。但钱永刚知,父亲不会变,还是忙国家事。这话只是关心。他觉得父亲像隐形手,引导前进。虽没特殊照顾,有这样父亲,自豪。生活丰富,朋友多,每步有收获。
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一生中两次辍学,初中数学考30分,高中没念完就另谋出路,而父
小史论过去
2025-07-31 19:16:24
0
阅读:52
红心向党
唉,钱老的离开是国家的莫大损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