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整整80年”!1944年开始,从苏联到俄罗斯,事关唐努乌梁海主权!至今未彻底开放中俄界山萨彦岭。 唐努乌梁海这片地方,早在中国唐朝就有记载,那时候叫都播地,归安北都护府管辖。宋金时期属于西辽,元朝时正式成了岭北行省的一部分。明朝它一度独立,后来被蒙古占领。清乾隆年间,清军打败准噶尔部,唐努乌梁海重新纳入中国版图,设为行政区。历史上,这块地以游牧和狩猎为主,居民多是图瓦人,他们生活方式跟蒙古族相似,但更偏好林区。清政府为了稳固边疆,跟沙俄签了1727年的布连斯奇条约,把萨彦岭定为界线,南边归中国。1864年,清朝国力衰弱,又签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丢了西部部分土地给沙俄。这让唐努乌梁海开始分裂,沙俄野心越来越大。 20世纪初,清朝末年乱成一锅粥,沙俄趁机大举入侵唐努乌梁海,但自己国内革命爆发,入侵停了下来。1911年辛亥革命后,唐努乌梁海宣布独立,1914年成了俄罗斯保护国。1921年,在苏联支持下,建立图瓦人民共和国,但中国政府不承认。苏联从一开始就控制着这个国家,派顾问管理经济和政治。图瓦人主要信喇嘛教,苏联推行无神论,关闭寺庙,推动集体化。1930年代,图瓦内部政变频发,亲苏联派上台。1944年,二战期间,苏联直接吞并图瓦,改成图瓦自治州,纳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这一步让中国领土主权受到严重冲击,当时国民党政府无力应对。 萨尔查克·托卡是图瓦的关键人物,他1901年生在图瓦一个牧民家庭,早年接触苏联思想。1920年代,他去莫斯科的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5年加入图瓦人民革命党。1929年,苏联派他回国,当特别委员,推动土地改革和集体化。他组织政变,1932年成了图瓦人民革命党总书记,一直掌权到1973年。托卡推行苏联式政策,关闭佛教寺庙,强制集体化,导致不少图瓦人流离失所。他还写了不少关于图瓦历史的书,强调跟苏联的联系。1944年,他主持议会,通过加入苏联的决议。这人一生紧跟苏联路线,推动图瓦从独立到被吞并。 托卡在位时,图瓦经济转向工业和矿业开发,建了煤矿和水电站,但依赖苏联援助。战时,图瓦提供马匹和粮食支援苏联前线,损失不小。托卡的统治下,图瓦文化受俄语影响大,教育系统教俄语和科学。1973年,他死于克孜勒,葬在当地公墓。作为领导人,他严格执行苏联指令,没给图瓦太多自主权。图瓦并入苏联后,萨彦岭北坡完全归苏联控制,南坡原是中国势力范围,但实际边界变了。苏联下令封锁萨彦岭,建哨所和铁丝网,禁止居民靠近,目的是稳固边防。 1944年的吞并直接导致萨彦岭封锁,这座山脉横跨中俄边界,地形陡峭,峰顶常年积雪。封锁从那年开始,持续到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了政策。现在,萨彦岭仍有边防设施,升级成现代化监控,用无人机和夜视仪。游客想去,得特殊批准,入口有路障和警示牌。封锁原因跟主权争端有关,唐努乌梁海主权转移后,中国地图上没了这个地方。苏联吞并时,没跟中国签条约,就这么强行纳入。图瓦面积17万平方公里,富含矿产和森林资源,这对苏联工业有大用。 吞并后,图瓦人生活变化大,他们被迫参加苏联卫国战争,提供士兵和物资。战后,苏联没优先发展图瓦,反而从那里抽调奶牛和黄金支援乌克兰重建。图瓦成了苏联的后院,经济落后,失业率高。文化上,图瓦人保留喉唱传统,融合蒙古元素,住木屋或毡房,爱摔跤和赛马。但政治上,完全听俄罗斯的。1991年苏联解体,图瓦成了俄罗斯联邦的共和国,1993年通过新宪法,改名Tyva。1994年,中国和俄罗斯签边界西段协定,确认现有界线,正式承认图瓦归俄罗斯。这协定结束了争端,但萨彦岭没彻底开放。 现在看,萨彦岭封锁80年,反映出历史遗留问题。中俄关系改善后,边界稳定,但山脉还是敏感区。俄罗斯在图瓦开发煤矿,占全国产量的9.4%,但本地人受益少,失业率5.9%,高于平均水平。交通靠公路和机场,铁路计划2026年建好。图瓦跟蒙古接壤,文化亲近,但边界管理严。雪豹等野生动物在萨彦岭活动,中俄有合作保护,但没开放旅游。封锁维持现状,科研团队能进,测地质数据。整体来说,这片山没完全解禁,边境控制没松。 托卡死后,图瓦领导层换人,继续跟俄罗斯联邦整合。1990年,图瓦民主运动兴起,推动语言和文化地位,但俄罗斯军队介入,平息紧张。许多俄裔居民离开,本地人占比升到70%。图瓦宪法允许自治,但不能独立。经济上,矿业主导,但环境污染严重。文化复兴,佛教寺庙修复,僧侣培训增加。国际上,图瓦办喉唱节,吸引游客,但萨彦岭限制了交流。中俄在边界有协议,1994年协定后,没再争图瓦主权。
封锁整整80年”!1944年开始,从苏联到俄罗斯,事关唐努乌梁海主权!至今未彻底
小史论过去
2025-07-31 19:16:24
0
阅读:42